北沙參功效有哪些 北沙參有助健康
北沙參的功效與作用
北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適用於肺熱陰傷引起的幹咳元痰,或痰少而黏,甚則痰中帶血,咽幹口燥,或聲音嘶啞等。也可用於胃陰不足所致的口燥咽幹,胃痛,呢逆,嘔吐,便秘,舌紅少津等。與南沙參相比,兩者性能相近,都是味甘,性寒涼。均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作用。用於肺胃陰虛而有熱者,沒有什麽區別。只是北沙參滋陰作用較強,南沙參滋陰效力較弱而兼有祛痰作用。因而肺臟有病,出現咳嗽,幹咳無痰者,多用南沙參;胃腑有病,表現津液缺少,口幹舌燥,口渴者,常用北沙參。
1、肺燥陰虛,幹咳痰少,咽幹鼻燥者,可與麥冬、玉竹、貝母、杏仁等配伍,以潤肺止咳。
2、常用於熱病後期胃陽不足之口渴舌幹、食欲不振等癥,臨床多與生地、石斛、麥冬等配伍,以清熱養胃生津。
3、若胃陰不足,脘部酌痛,嘈雜似饑者,則可與麥冬、白芍、甘草等同用,以養陰生津止痛。
4、胃陰虛兼見肝腎陰虛,肝氣不舒,癥見脅痛脘脹,吞酸吐苦,咽幹口燥,舌紅少津者,可與麥冬、生地、枸杞子等並施。
北沙參的副作用
沙參是壹種養生功效非常好的保健品,是壹種男女老幼皆宜的食材,只要服用適量,是不會有什麽副作用的,而且也沒有相關的副作用報道。
禁忌:風寒作嗽及肺胃虛寒者忌服反藜蘆.毒副作用暫缺。
北沙參怎麽吃
北沙參做法指導
1.肺燥陰虛,幹咳痰少,咽幹鼻燥者,可與麥冬、玉竹、貝母、杏仁等配伍,以潤肺止咳。
2.常用於熱病後期胃陽不足之口渴舌幹、食欲不振等癥,臨床多與生地、石斛、麥冬等配伍,以清熱養胃生津。
3.若胃陰不足,脘部酌痛,嘈雜似饑者,則可與麥冬、白芍、甘草等同用,以養陰生津止痛。
4.胃陰虛兼見肝腎陰虛,肝氣不舒,癥見脅痛脘脹,吞酸吐苦,咽幹口燥,舌紅少津者,可與麥冬、生地、枸杞子等並施。
沙參茶
功效:養陰清肺,祛痰止咳;強心,抗真菌,降血壓,主治肺熱燥咳;虛勞久咳;陰傷咽幹喉痛。材料:沙參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可加冰糖。
來源:傳統藥茶方。
沙參山楂粥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健脾養胃、清心安神。
材料:沙參、山藥、蓮子、生山楂均20克,糖適量,粳米50克。
做法:先將山藥切成小片,與蓮子、生山楂、沙參壹起泡透後,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熬成粥。
沙參燉雞
材料:整雞壹只、當歸三片、沙參三條、黨參三條、北芪三片、玉竹幾片、紅棗幾顆、枸杞幾顆。
做法:把配料與主料放進高壓鍋裏,放進水(水量可視人數而定)壹起燉,大概是壹個鐘頭左右即可。
沙參排骨
功效:感冒咳嗽不止、喉嚨腫痛時可減輕不適。必須多用聲帶者、常吃此料理則可潤肺,使聲音嘹亮,感冒後遺癥聲音沙啞者都可食用,是恢復體能最佳方法之壹。
材料:沙參30克,百合30克,排骨1斤。
做法:先將百合用開水川燙後,再將沙參,排骨放入鍋中熬煮30分鐘,調味後,即是壹道養生爽口的佳肴。
沙參燉鴨
材料:沙參15克,瘦光鴨1000克。紹酒半湯匙,滾開水四杯,精鹽適量。
做法:
1、將鴨洗凈放入滾開水中,高火8分鐘,取出洗凈。
2、鴨、沙參、紹酒放入器皿內,加入四杯滾開水,中火40分鐘,食用時放精鹽即可。
沙參米粥
功效:沙參有南北之分。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南沙參為桔梗科植物杏葉沙參的根。沙參粥在《證治要訣》壹書中有記載,是用沙參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潤肺養胃、清熱養陰、祛痰止咳的功用。主治肺熱燥咳、幹咳無痰、久咳聲啞、胃陰不足、津少口渴、舌幹少苔等癥。
材料:北沙參,粳米,冰糖,水
做法:每次取北沙參15克,搗碎,選用粳米50克,冰糖適量,同入沙鍋內,加水500毫升,煮至參爛米花,湯稠湯面有油為度。或用新鮮北沙在30克,洗凈切片,如法同煮為稠粥;若用南沙參煮粥、則先將南沙參碾成細粉,每次用粉15克,調入粥內,同煮為稠粥。分早晚二次溫熱服食。3~5天為壹療程。
玉竹沙參粥
功效:養陰潤肺,通便。適用於熱病或久病後大便幹燥,伴口幹舌燥。也可用於習慣性便秘患者。
材料:玉竹、沙參各20克,大米50克。
做法:先將玉竹、沙參加水煎煮,去渣後再加入洗凈的大米,加適量水煮粥即成。每日早晚分服。
沙參木耳
材料:2朵木耳,壹塊胡蘿蔔,2棵香菜,幾根沙參。
做法:木耳,胡蘿蔔切絲,香菜段,沙參撕開,加鹽,糖醋,芝麻油,拌開即可。
沙參粥
功效:潤肺養胃,適用於肺胃陰虛之人。
材料:沙參15--3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煎沙參,去渣,取汁;加入洗凈的粳米,煮至米熟後加入冰糖,再稍煮為稀薄粥。
用法:每日早、晚溫食。
沙參銀耳粥
材料:沙參50克,銀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
做法:沙參洗凈,放入陶器罐內,放入清井水,先煮30-40分鐘,去沙參,放入銀耳,栗米(均洗凈),再煮1小時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鐘,即可食用。
沙參麥冬粥
功效:可益氣養陰,潤肺生津,化痰止咳。
材料:沙參、麥冬各15克,大米50,冰糖適量。
做法:將沙參、麥冬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粥,冰糖調服,每日1劑。
北沙參和南沙參的區別
南沙參與北沙參的區別概述
據古代文獻記載,前人所用沙參,系南沙參。至清代載有沙參分南、北兩種。壹般認為兩藥功效相似,均屬養陰藥,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然南沙參又稱大沙參、空沙參,其形粗大,質較疏松,功效較差,專長於入“肺”,偏於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參,又稱北條參、細條參,其形細長,質堅疏密,功效較佳,專長於入“胃”,偏於養陰生津止渴,說法各異。
現代研究北沙參含生物堿、揮發油等,具有降低體溫、鎮痛、強心等作用;北沙參含黃酮、皂甙等,具有祛痰、抗真石、強心等作用。
南沙參養陰清熱潤肺化痰治療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潤肺止咳)。北沙參胃陰虛津液不足咽幹口渴(養胃生津)。
南沙參與北沙參應該是兩種藥:
①科屬不同:南沙參屬桔梗科,北沙參屬傘形科
②性味不同:南沙參甘淡,性平,北沙參甘寒
③功用不同:南沙參補肺脾之氣,適用於脾肺氣虛,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脈弱者;北沙參善養肺胃之陰,適用於熱病後期或久病陰虛內熱,幹咳,痰少,低熱,口幹,舌紅,苔少,脈細弱者。另外,就二者質地而論,北沙參堅實,南沙參空疏,堅實者用於養陰,空疏者用於補氣。
南沙參與北沙參的區別--原形態區別
⒈沙參:多年生草本,莖高40-80cm。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長柔毛。基生葉心形,大而具長柄;莖生葉無柄,或僅下部的葉有極短而帶翅的柄;葉片橢圓形、狹卵形,基部楔形,長3-11cm,寬1.5-5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兩面疏生短毛或長硬毛,或近於毛。花序學不分枝而成假總狀花序,或有短分枝而成極狹的圓錐花序,極少具長分枝而成圓錐花序的;花梗長不足5mm;花萼常被短柔毛呀粒狀毛,少數無毛,筒部常倒卵狀,少數為倒卵狀圓錐形,裂片5,狹長,多為鉆形,少數為條狀披針形;花冠寬鐘狀,藍色或紫色,外面無毛或有硬毛,裂片5,三角狀卵形;花盤短筒狀,無毛;雄蕊5,花絲下部擴大成片狀,花藥細長;花柱常略長於花冠,柱頭3裂,子房下位,3室。蒴果橢圓狀球形,極少為橢圓狀,長6-10mm。種子多數,棕黃色,稍扁,有1條棱,長約1.5cm。花、果期8-10月。
⒉杏葉沙參:本種與沙參的區別在於:莖生葉在莖上部的無柄或僅有楔狀短柄,葉基部常楔狀下延,基生葉具長柄。花序分枝粗壯,幾乎平展或弓曲向上;花萼裂片卵形至長卵形,最寬處在中下部,通常多少重疊,寬1.5-4mm,花盤多功能數有毛,少無毛;花柱與花冠等長。花期7-9月。
⒊輪葉沙參:本種與前兩種的區別在於:葉3-6輪生,卵圓形至線狀披針形。花序分枝也常輪生;花盤較短,長2-4mm,直徑不超過1mm;花冠細小,近於筒狀,口部稍收縊,裂片長約2mm。花期7-9月。
⒋雲南沙參:本種與前三種的區別在於:莖生葉均勻分布於莖上;常無柄,葉片卵圓形至長卵形或倒卵形,上面疏生糙毛,下面密硬毛或僅葉脈上被硬毛。假總狀花序;花盤短筒狀,長不超過1mm;花萼邊緣有1-3對小齒。花期8-10月。
⒌泡沙參:本種與前四各的區別在於:莖常密被倒生短硬毛;莖生葉無柄,極個別有楔狀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長圓形、狹橢圓形和倒卵形,兩面被毛,邊緣有2至數個粗大齒。花序通常在基部有分枝;花盤被毛;花柱與花冠近等長。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南沙參與北沙參的區別--南北沙參的功效區別
據古代文獻記載,前人所用沙參,系南沙參。至清代載有沙參分南、北兩種。壹般認為兩藥功效相似,均屬養陰藥,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然南沙參又稱大沙參、空沙參,其形粗大,質較疏松,功效較差,專長於入“肺”,偏於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參,又稱北條參、細條參,其形細長,質堅疏密,功效較佳,專長於入“胃”,偏於養陰生津止渴,說法各異。
現代研究北沙參含生物堿、揮發油等,具有降低體溫、鎮痛、強心等作用;北沙參含黃酮、皂甙等,具有祛痰、抗真石、強心等作用。
南沙參養陰清熱潤肺化痰治療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潤肺止咳)。北沙參胃陰虛津液不足咽幹口渴(養胃生津)。
南沙參與北沙參的區別--南北沙參臨床應用區別
⑴南沙參潤肺止咳:用於肺陰虛之久咳幹咳常配貝母麥冬。
⑵北沙參養胃生津:用於胃陰虛津液不足之咽幹口渴常配麥冬石斛、花粉。
⑶《本草備要》:似人參而體輕松,向實者良生沙地者長大,生黃土者瘦小(北地真者難得沙參分南北兩種:北者良南者功用相同而力稍遜)。⑷《本草從新》:"南沙參,色稍黃,形稍瘦小而短,近有壹種味帶辣者,不可用。
⑸《本經逢原》:沙參有南北二種,北者質堅性寒,南者體虛力微。
南沙參與北沙參的區別-臨床應用之區別舉例
1、肺熱陰虛:用於燥熱咳嗽,幹咳少痰或咯血者,南沙參可與桑葉、知母、麥冬等相伍。
2、熱病傷陰:用於胃陰不足的舌紅少津,咽幹口燥,食少納呆者,北沙參可與石斛、天花粉、準山藥、生谷芽等同用。
3、麥門冬湯:用於肺熱陰虛引起的幹咳少痰,癆嗽咯血,咽幹音啞等。南沙參可與麥門冬,半夏,甘草,玉竹、桑葉、貝母粳米,大棗等同用,以治燥熱傷陰,咳嗽咯血諸癥。
4、竹葉石膏湯:用於胃熱傷陰,津液不足的口渴咽幹,胃脘隱痛,嘈雜幹嘔,舌質紅絳等。清熱養陰,益胃生津。北沙參可與麥冬、石斛、生地益氣生津;半夏降逆下氣,其性雖溫,用竹葉、石膏辛涼甘寒,清胃之熱;配於清熱生津藥中,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不僅無害,且能轉輸津液,活動脾氣,使參、麥生津而不膩滯;配甘草、粳米扶助胃氣,又可防石膏寒涼傷胃。若大便於結難解,加火麻仁、郁李仁潤腸通便。
5、沙參四味散:南沙參25g,甘草15g,紫草茸15g,拳參15g。以上四味,粉碎成細粉,混勻,分裝,即得,每袋50g。該品淡白色粉末;味微甘。功能解熱清肺,止咳祛痰。用於感冒咳嗽,肺熱咳嗽,痰中帶血,胸脅刺痛。口服,每次5g,每日1-2次,小兒酌減。
6、南沙參浸膏溶液:南沙參1000g。取南沙參按滲漉法,以35%乙醇為溶媒,俟滲出液達生藥量5倍時,停止滲漉,回收乙醇並濃縮,濾過。取少許澄明濾液測定含量後,調整至每1ml含抽出物250mg,再加0.5%宋甲酸鈉,靜置8-10天,取上清液濾過即得。按總抽出物方法測定:每1ml含總抽出物250mg。功能鎮咳祛痰,清肺火止咳。用於肺氣虛弱,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膿瘍,肺結核,咳嗽氣短,午後發熱,咯血等。口服,每次2-10ml,每日2次。
7、利咽合劑:南沙參250g,桑葉75g,石斛125g,射幹125g,木蝴蝶37g,白蘇子125g,麥冬150g。以上七味,加水煎煮2次,合並煎液,濾過,靜置,上清液濃縮至1050ml,加適量防腐劑,攪拌,靜置,取上清液1000ml,即得。該品為淡黃色液體,味苦。放置後略有沈澱。取該品2ml,加堿性酒石酸銅試液4-5滴,水浴加熱5分鐘,產生紅棕色沈澱,該品的相對密度應不低於1.03。功能養陰生津,清熱利咽。用於慢性咽炎。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