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劉備誰更正義?
他狡猾而誠實,熱情而惡毒,寬容而報復心強。
如果只看曹操的壹個故事,只看曹操的壹面,就會得出瞎子摸象的結論,這是不全面的。
所以在我們看來,曹操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復雜的人物,最多樣的形象。
他極其聰明,也極其愚蠢;狡猾而奸詐,坦率而真誠;豁達大方,又多疑;大方又小心眼。
可以說是人人風範,小人嘴臉;英雄主義,兒童情懷;顏有脾氣,有菩薩心腸。
他就是這樣的人。他身上好像有很多張臉。壹會兒這張臉出現,壹會兒另壹張臉又展現給我們。
但是要註意壹點,不管是哪張臉,都是曹操的,不會被別人認出來。
能把這麽復雜的性格統壹在壹個人身上,本身就很了不起。
這是什麽?體現了曹操的大氣。
氛圍如何?百川,氣度大。
曹操只是壹個寬容的人,容量非常大,各種矛盾的東西都和他統壹了。
劉備
首先,我對劉備印象深刻。小時候就知道劉備善良,愛哭。劉備每次出逃,都要帶上壹幫農民兄弟,讓張老黑在身後攔住曹駿。這是真的愛人民。據說劉備愛哭是因為荊州在哭,他叔叔哭的本事真是讓人佩服。高中時出現厚黑論,劉備算是典型。我壹直覺得這個觀點很牽強。然而劉備卻完全積極,並與之接近。
從劉備多次逃亡時拋棄妻兒的事實來看,似乎劉備不是壹個簡單的可以用仁義來形容的人。另外,劉備在竇失陷的事件,發現這個人做事比曹操好。宛城之戰後,曹操出於政治目的,悼念典韋,留下戰死的長子曹昂。曹操這樣做是為了激勵人們為他工作。劉備更勝壹籌。趙雲最終從百萬曹軍中殺出壹條血路,也是從江東水軍手中收復的戰士。劉備居然把這個傻乎乎的小醜當成了珍寶,扔掉了。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劉備帶著個傻孩子叫囂壹定是別有用心。劉備的妻兒並沒有逃亡,而是帶著壹群平民四處奔走,也是為了取信於世人的正義之士。就這樣,窮追不舍的曹操落下了殘害無辜的惡名。事實上,曹操並不是壹個暴虐的人。官渡之戰平定北方後,曹操顧全民情,毅然“燒掉”了部下暗中知會袁紹的無數證據,絕對是天下英雄。
劉備人緣挺好的,老婆很多。他賣涼鞋的時候結的婚。他雖然賣草鞋,但當時的有錢人願意出錢幫他出兵鎮壓黃巾,或許是因為他是中山王。可惜劉備不太會打仗,赤手空拳拉著關羽和張飛,只能混在軍隊後面收拾戰場。勝利之後,他只封了壹個小隊長。要說劉備致命,真的是因為人緣好才掉隊的。總有壹幫忠心的兄弟跟著。除了張觀,首富糜竺也很慷慨。劉備被呂布趕出徐州時,不僅丟了城,還把甘夫人作為俘虜留在了城內。糜竺對軍資只字未提,還把妹妹許配給他。後來甘米二世不在了,孫權就把劉和他妹妹壹起引誘到了江東。50歲的劉跑去找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婆婆,壹下子就和婆婆結婚了。此時,劉正在虎穴中。要不是保鏢趙雲的護衛,智囊諸葛亮的遙控,還有對丈母娘妹妹的壹見鐘情,劉早就留在江東當上門女婿了。劉備最後壹任妻子是吳,入蜀後61歲出嫁。據說她是第二任妻子。這又讓我想起趙雲收桂陽時,趙範執意要把樊氏給趙雲,結果被人扔了磚頭。這個時候再婚似乎很常見。綜上所述,劉備的老婆都很漂亮,尤其是甘的。據說她們潔白如玉,幾位小姐心知肚明。糜的妻子在亂軍中受了重傷,投井自盡而死。孫尚香聽說營長劉備在火災中失蹤,投河自盡。
劉備有那麽多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幫助他的義士,他逃跑時拋棄他的手下,現在依然忠心耿耿。幾任妻子也是矢誌不渝,天下百姓百依百順。不可否認劉備有著過人的氣質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但也可以推斷出其中有他政治運作的因素。當他在曹穎時,他在田裏種了大頭菜;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假裝膽小,扔筷子;白門樓冷言斬呂布;羅風坡熱情獻魯;魯肅催荊州,痛哭推脫;關羽失荊州,披麻戴孝,為兄報仇。在劉備戰戰兢兢的生涯中,每壹步避禍、成就霸業,都與他的個性展示或表現有關。他的失敗也與他和張觀的友誼有關。所以這個人比較復雜,很久都想不通。
劉備很幸運。除了他中山王的身份,不知道是真是假。他絕望的時候很奇怪。很多人在劉備流亡巔峰的時候,看到了他是壹個真正的英雄。有人想把他掐死在搖籃裏,有人想盡辦法救他。那時候的人真的很有遠見。能壹眼看出壹個默默無聞的小隊長是潛力股。劉備遇到諸葛亮,易中天形容是壹個幾近融化的國企找到了合適的CEO。易中天還討論了是劉備貼了招聘廣告主動找到諸葛亮,還是諸葛亮投了簡歷主動找到劉備。後來易中天得出結論,劉備和諸葛亮是通過徐叔和水鏡先生等獵頭公司撮合的。臥龍本來可以靠著和劉表的遠親,或者和孫權手下的唐雄的關系,早就被提拔了。當時劉備所在的襄陽,避難的土著和名人很多。任何抓住他們的人都是天才。為什麽他缺少壹個軍事顧問?估計諸葛亮對擇業的要求很高,想幹就幹管樂(管仲,樂毅)。劉備的集團在虧損,出不起很多錢聘請高管。於是獵頭就上場了。他壹方面在劉備面前給了諸葛阿良“信任”,另壹方面又把這只潛力股推薦給了諸葛亮。於是壹拍即合,成就了千年郎才女貌。
寫了很多,但是很困,最後不想總結了。用我前陣子看到的壹首詩來結束吧,是賀子珍寫的,和劉備有關系:
風雲剛剛過去,李贛的化妝臺正等著眼球播出。
怕劉郎英氣耗盡,卷了簾子去洗洗看黃河。
樓主自己判斷吧。歷史就是這樣。不清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