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關於肝臟的問題

關於肝臟的問題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和最大的實質器官。其左右徑約25.8cm,前後徑約15.2cm,上下徑約5.8cm .我國成人肝臟重量男性為1230 ~ 1450g,女性為1100 ~ 1300g,約占1/40 ~ 6550g在胎兒和新生兒中,肝臟的體積比較大,達到體重的1/20。中國人肝臟的長寬為25×15cm。下腔靜脈左緣至膽囊窩中點的正中裂將肝臟分為左右兩半。從切跡到左肝靜脈進入下腔靜脈點的左小葉間裂將左肝分為左內葉和左外葉,左小葉間裂將左外葉分為上下兩段。肝臟右葉裂將肝臟的右半部分分為右前葉和右後葉,右段裂將右前葉和右後葉分別分為上下兩段。

肝橫溝內的門靜脈、肝動脈、肝管、神經和淋巴管稱為肝門。門靜脈和肝動脈被結締組織鞘包裹,經肝門(或第壹肝門)進入肝臟,然後呈腺泡狀分支分布。肝腺泡邊緣的肝小靜脈(即中央靜脈)匯合形成較大的肝靜脈分支,最後肝靜脈主幹匯入下腔靜脈,稱為第二肝門。肝臟後方至少有3 ~ 4條肝短靜脈,多達7 ~ 8條小靜脈註入下腔靜脈,稱為第三肝門。

從肝臟臟面看,有方葉和尾葉。肝臟方葉的前緣為肝臟下緣,其左緣為肝圓韌帶,其後緣為第壹肝門,其右緣為膽囊窩。肝臟尾狀葉位於肝臟後方,左緣有靜脈韌帶,右緣有下腔靜脈窩,下緣有第壹肝門。

格利森鞘包括肝動脈、門靜脈和膽管,通過肝表面的第壹肝門進出肝臟。這三個要素的進化論在肝臟或肝門附近壹起走。Couinaud根據肝內門靜脈主幹的走行範圍將肝臟分為八段。

第壹段為尾葉,第二段為左側葉上段,第三段為左側葉下段,第四段為左內葉,第五段為右後葉下段,第六段為右後葉下段,第七段為右後葉上段,第八段為右前葉上段。

肝臟通過腹膜皺襞形成的肝周韌帶固定於上腹部,包括圓韌帶、鐮狀韌帶、冠狀韌帶和左右三角韌帶。肝圓韌帶是臍靜脈閉鎖後形成的纖維索,從臍帶向臍切跡移動,在鐮狀韌帶遊離緣兩層腹膜之間穿過,到達門靜脈左主幹的被膜,與靜脈韌帶相連。靜脈韌帶是左門靜脈和左肝靜脈之間閉鎖後的靜脈導管。鐮狀韌帶將肝臟的膈面分為右部和左部,這是左葉間裂在肝臟表面的標誌。韌帶下端與臍切跡和靜脈韌帶相連,上端向後上方延伸,與冠狀韌帶有相移。右冠狀韌帶前後兩頁之間有很大的空隙,是裸露區,左冠狀韌帶兩頁之間的距離很近。左、右冠狀韌帶的前、後頁向外側延伸,分別匯入左、右三角韌帶。這兩個韌帶比較堅韌,尤其是左三角韌帶,往往含有血管和迷走膽管,肝切除時要適當縫合。右冠狀韌帶的中部為第二肝門,是左、中、右肝靜脈的下腔靜脈入口。遊離肝臟時,註意不要貼的離膈肌太近,以免損傷膈肌造成氣胸。切斷右冠狀韌帶內側時,註意保護右肝靜脈根部和下腔靜脈,切斷左冠狀韌帶時,註意不要損傷左肝靜脈。

肝臟表面有壹層薄薄的致密結締組織。包膜深入肝臟形成網狀支架,將肝實質分成許多形態相似、功能相同的基本單位,稱為肝小葉。人類肝臟大約有500,000個肝小葉。肝小葉為多角形棱柱體,大小約為1×2 mm,小葉的中軸線貫穿壹條靜脈,這條靜脈就是中央靜脈。肝細胞圍繞中央靜脈呈放射狀排列,形成肝細胞。肝細胞相互吻合形成網狀,網孔間有竇隙和血竇。肝細胞之間的管狀空間形成毛細膽管。因此,可以說肝小葉由肝細胞、毛細膽管、血竇和相當於毛細淋巴管的竇周間隙(狄金森間隙)組成。

[編輯此段]肝臟的血液供應

肝臟有雙重血液供應,與腹腔內其他器官不同。肝動脈是來自心臟的動脈血,主要供給氧氣,門靜脈采集的靜脈血主要供給營養。

肝臟的血液供應非常豐富,肝臟的血容量相當於人體總量的14%。成人肝臟每分鐘血流量為1500-2000ml。肝臟的血管分為兩組:肝血管和肝流出血管。進入肝臟的血管包括肝固有動脈和門靜脈,屬於雙血管供應。肝臟的流出血管是肝靜脈系統。肝動脈是肝臟的營養血管,肝臟血供的1/4來自肝動脈,進入肝臟後分支為各級小葉間動脈,直接從心臟輸入的動脈血進入肝臟,主要是供氧。門靜脈是肝臟的功能性血管;肝臟四分之三的血液供應來自門靜脈。門靜脈進入肝臟後,分支到小葉間靜脈,將含有消化道營養物質的血液送到肝臟進行“加工”。肝血管受交感神經支配,以調節血容量。

門靜脈由脾靜脈和腸系膜上靜脈匯合而成。門靜脈和腔靜脈之間有側支吻合,正常情況下不開放。由於上述血管的關系,當肝臟的某些病理因素(如肝硬化)導致門靜脈循環障礙時,血流受阻,可引起脾臟充血、腫脹。側支循環開放時,如食管靜脈曲張,甚至破裂出血;如果門靜脈與下腔靜脈通過直腸靜脈叢形成吻合,此處靜脈叢可能破裂,導致便血;如果門靜脈通過臍周靜脈叢與上下腔靜脈吻合,門靜脈高壓時臍周靜脈可能擴張。

肝動脈是肝臟的營養血管,富含氧氣和營養物質,為肝臟提供物質代謝。其血流量約占肝臟總血流量的20% ~ 30%,壓力比門靜脈高30 ~ 40倍。門靜脈是肝臟的功能性血管,其血容量占肝臟血供的70% ~ 80%,壓力較低。它的血液富含來自消化道和胰腺的營養物質。當它流經竇腔時,被肝細胞吸收,再經肝細胞處理,壹部分排入血液供身體利用,其余的則暫時儲存在肝細胞中以備後用。

肝靜脈分為肝左靜脈、肝右靜脈和肝中靜脈。我院資料顯示,肝左、肝中、肝右靜脈56.3%開口於下腔靜脈,其中40.6%在肝中靜脈與肝左靜脈形成主幹後進入下腔靜脈,3.1%同時開口於下腔靜脈,另壹開口為左上緣靜脈。

肝右靜脈是最長的肝靜脈,位於右小葉間裂。它主要從肝臟的右後葉(ⅴ,ⅶ)收集血液,也從肝臟的右前葉(ⅴ,ⅷ)回收壹些血液。肝右靜脈的分支類型、粗細和分布範圍差異較大,與肝中靜脈和肝右後靜脈的大小密切相關。肝中靜脈位於中央裂,接收來自左內葉和右前葉的血液。有時,肝中靜脈也接受壹些來自右後葉下段的血液。因此,在劈離式肝移植中,應將供肝對半切,為右肝保留肝中靜脈,以防止右肝在右肝切面上淤血出血。肝左靜脈本身不在肝左葉的裂中,而是以銳角穿過裂。它只是它在裂內的壹個分支,接受左外葉(ⅱ、ⅲ段)的血流和左內葉(ⅳ段)的部分血流。此外,還有4-8條肝短靜脈,最少3條,最多365,438+0條,直接開口於下腔靜脈的左右前壁。左前壁的肝短靜脈開口主要接受左尾狀葉的靜脈回流,右前壁的肝短靜脈開口主要接受右尾狀葉(尾狀突)和肝右後葉臟面的靜脈回流。這組肝短靜脈中往往有65,438+0-2條較粗的靜脈,其口徑可達1.5cm,稱為肝右後靜脈。它靠近肝的表面和表面。

在胚胎期,肝臟有三條動脈供血,分別來自胃左動脈、腹腔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這三條動脈分別供應肝臟的不同部位。出生後壹般保留壹條動脈,大部分起源於腹腔動脈,左右肝動脈由其分出,供應左右半肝。偶爾也可見到起源於胃左動脈或起源於腸系統蠟狀上動脈的動脈。但也有兩種動脈並存的情況,如起源於腹腔動脈和胃左動脈(25%),腹腔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10%),而起源於胃左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的兩種動脈並存的情況很少見。此外,還有5%的人在胚胎時期同時有三條動脈。這種起源於腹腔動脈以外的肝動脈稱為迷走神經肝動脈。如果肝臟不是由起源於腹腔動脈的動脈供血,這種異位起源的肝動脈稱為替代動脈。如果有另壹條異位起源的動脈供應肝臟的部分血流,這條肝動脈稱為副肝動脈。

肝移植外科醫生還必須熟悉肝動脈的變異,因為它在供肝獲取和血管吻合過程中非常重要。

解剖數據顯示約305個肝臟有肝動脈變異。總的來說,正常肝動脈和變異肝動脈術後動脈並發癥的發生率沒有明顯差異。但如果需要多條肝動脈吻合或供體肝動脈需要與受體腹主動脈吻合,術後動脈並發癥的發生率會明顯增加。

在活體肝移植中,術前必須進行肝動脈造影。如果肝左動脈直徑小於2mm,肝臟左外側葉有雙動脈供血或供體本身有血管疾病,則不能作為供體。如果來自左肝動脈的粗分支供應到右肝,則不應用作供體。

門靜脈由腸系膜下靜脈、脾靜脈和腸靜脈匯合而成,匯集腹部器官的血液。門靜脈裏沒有瓣膜。成人門靜脈長約8cm。在肝十二指腸韌帶處,門靜脈位於肝動脈和膽總管的後面。在肝十二指腸韌帶遊離緣,壹般沒有門靜脈分支。在十二指腸的第壹部分後面,有來自胃、胰腺和十二指腸的靜脈直接註入門靜脈。在第壹肝門位置,門靜脈分為粗而短的右幹和細長的左幹。門靜脈左幹和右幹分別向尾狀葉和左右段發出1-3條小靜脈,部分患者的右前葉門靜脈也直接從門靜脈幹或從門靜脈左幹的橫部發出。

[編輯此段]肝細胞

肝臟由肝細胞組成,有豐富的血管網,紅褐色,質軟易碎,暴力易破,造成致命性出血。肝細胞很小,肉眼看不到。它們必須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人的肝臟約有25億個肝細胞,5.0個肝細胞組成壹個肝小葉,所以人肝臟的肝小葉總數約為50萬個。肝細胞呈多邊形,直徑約20-30/g(微米),6-8面,體積約4g0/皿3。肝細胞的大小在不同的生理條件下是不壹樣的,比如在饑餓的時候,肝細胞的大小會變大。

每個肝細胞的表面可分為三種類型:竇表面、肝細胞表面和膽管表面。肝細胞包含許多復雜的精細結構,如肝細胞核、肝細胞漿、線粒體、內質網、溶酶體、高爾基體、微粒體和飲水泡。每壹種精細結構都有極其重要而復雜的功能,保證了人類生命的存在,保證了人能夠生存。

1.肝細胞核

肝細胞核主要由脫氧核糖核酸(DNA)和組蛋白組成。脫氧核糖核酸是遺傳的物質基礎,具有復制遺傳信息的功能。患肝炎時,肝炎病毒侵入肝細胞核,病毒基因可在肝細胞核內與脫氧核糖核酸結合(整合)。壹旦整合,HBsAg很難清除,導致HBsAg長期攜帶。此外,脫氧核糖核酸還可能以自身為模板合成信使核糖核酸(mRNA),從而控制細胞質中各種相應蛋白質的合成。如果肝細胞核明顯受損,說明整個肝細胞崩潰破壞。

2.線粒體

每個肝細胞有1000-2000個線粒體,多數為圓形或桿狀雙膜結構,長度為1.0 ~ 5.oran,其中有。0多種酶和輔酶,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SGIT或ALT,以下簡稱轉氨酶)、細胞呼吸酶、三磷酸腺苷等。人體吸收的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都是在線粒體中進行的,線粒體可以產生大量人體所需的能量,因此被稱為供能的“發電站”。線粒體是饑餓、四氯化碳中毒、全身缺氧、肝炎或膽汁淤積等最早、最敏感的受害者,可引起轉氨酶升高等生化功能障礙。

3.內質網

內質網是肝細胞中扁平的囊狀或管狀結構,分為粗面內質網和滑面內質網。粗面內質網是肝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基礎,它能將壹種多余的氨基酸轉化為另壹種較少的氨基酸。肝細胞吸收氨基酸並快速合成蛋白質。壹般認為白蛋白是由粗面內質網膜上的多核小體合成的。滑面內質網廣泛分布於肝細胞的細胞質中,常與粗面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相連,它們的功能也密切相關。滑面內質網是粗面內質網的2.5-3.2倍。其質膜上有許多酶系統,如氧化還原酶系統、水解酶系統、合成酶系統等。糖原的合成與分解、脂肪代謝、激素代謝、藥物代謝、解毒過程和膽汁合成都是在滑面內質網中進行的。此外,肝細胞吸收的許多有機物在滑面內質網上進行合成、分解、結合等生化反應。患肝炎時,由於內質網受損,白蛋白生成減少,蛋白質代謝異常,導致血清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C)倒置。因為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的生成減少,導致出血傾向。低血糖是由糖原減少引起的。因為解毒功能減弱,藥物副作用增強。因為在膽紅素代謝中,間接膽紅素轉變為直接膽紅素的過程也是在內質網中進行的,內質網受損時發生肝細胞性黃疸,導致皮膚和鞏膜黃染。

4.溶酶體

肝細胞富含溶酶體,溶酶體主要分布在毛細膽管附近的細胞質中。它們是由單個膜包圍的致密小體,直徑為0.4 A,含有多種消化水解酶,可分解蛋白質、糖、脂肪、核酸和磷酸。還能消化內質網、線粒體等變性細胞器和其他異物,從而維持肝細胞的自我更新,被譽為細胞中的“消化系統”和“清潔工”。

在梗阻性黃疸中,溶酶體積極參與膽色素的轉移,在肝炎、缺氧、高膽固醇血癥或肝部分切除術中,溶酶體明顯增多。肝炎病毒可直接破壞溶酶體,導致正常及鄰近肝細胞溶解壞死。

5.高爾基體

每個肝細胞內約有50個高爾基體,分布在肝細胞核附近,占細胞質體積的10%。高爾基體與肝細胞的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密切相關,如膽汁分泌。此外,高爾基體可以參與質膜糖蛋白的合成和初級溶酶體的形成。肝細胞合成的壹部分蛋白質和脂蛋白轉移到高爾基體儲存加工,然後排出到竇周間隙。

6.微粒體

微粒中的酶主要是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物酶。為了防止過氧化氫在細胞內積累,微粒體還可以氧化還原型輔酶I,微粒體中還有與酒精代謝和糖異生有關的酶,也與膽固醇代謝有關。肝癌細胞的微粒體減少。

喝液泡飲料

液泡具有吸收和運輸細胞內物質的功能。

[編輯此段]肝再生

肝臟的再生能力:成人肝臟重約1500g,是腹腔內最大的器官,1分鐘流經肝臟的血量高達1000ml。即使肝臟被切掉壹半或者嚴重受損,剩下的正常肝細胞仍然可以照常工作。實驗表明,切除壹半肝臟後,小鼠照常進食,生活旺盛,其肝功能指標往往仍正常。在人類中,如果肝臟中有許多大小不壹的腫瘤塊,或者癌癥已經使肝臟變形,只要這些占位性病變不壓迫匯管區,只要有300克以上的健康肝組織,患者在飲食上仍無明顯癥狀。對肝功能沒有太大障礙。手術切除肝臟的小鼠75%在3周後可以恢復:同壹只犬8周;人類4個月。從而使肝臟具有了其他器官無法比擬的旺盛的再生和恢復能力。

根據上述理論,存活時間超過10年的患者很多,部分肝癌切除患者存活時間長達20年。據報道,急性肝壞死在肝臟置換後存活了5年以上。隨著科技的發展,相信徹底攻克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的那壹天壹定會到來。動物實驗表明,肝臟切除70-80%時,並不表現出明顯的生理紊亂。而且殘留的肝臟可以在3周到8周內長到原來的大小。這說明肝臟有再生功能。

[編輯本段]肝臟的功能

從解剖學上講,肝臟位於腹腔內,大部分在腹腔的右上部,壹小部分在左上部。外側是由5~6根肋骨拼接而成的堅固盾牌,起到保護作用。它在很多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醫學專家形象地稱之為人體內的“巨型化工廠”。

肝臟具有復雜的生理功能。

肝位代謝功能(1):

①蛋白質代謝。肝臟是產生人白蛋白的唯壹器官,是球蛋白、血漿白蛋白、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的合成、維持和調節所必需的。氨基酸代謝,如脫氨、尿素合成、氨處理等,都是葡萄糖代謝。飲食中的澱粉和糖被消化轉化為葡萄糖,被腸道吸收。肝臟將其合成糖原並儲存在肝臟中。當身體需要時,肝臟中的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供身體使用。血糖濃度變化時,肝臟有調節作用。因此,正常情況下,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往往保持動態平衡。

③脂肪代謝。中性脂肪的合成和釋放,脂肪酸的分解,酮體的形成和氧化,膽固醇和磷脂的合成,脂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都在肝臟進行。

④維生素代謝。多種維生素如A、B、C、D、K的合成和儲存與肝臟密切相關。肝臟明顯受損時,可繼發維生素A缺乏,出現夜盲或皮膚幹燥綜合征。

⑤激素代謝。肝臟參與了激素的失活。肝功能長期受損可出現性激素失衡,如性欲減退、腋毛、陰毛稀疏或脫落、陽痿、睪丸萎縮、男性乳房發育、月經不調、肝掌、蜘蛛痣等。

⑥其他。肝臟通過神經和體液的作用參與水的代謝過程,抵消垂體後葉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從而維持正常的尿量。肝臟還具有調節酸堿平衡和礦物質代謝的功能,也是重要的熱能供應器官。

(2)分泌和排泄膽汁的功能:肝臟在24小時內產生約壹升的膽汁,通過膽管輸送到膽囊。膽囊具有濃縮和排泄膽汁的功能,以促進小腸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3)解毒功能:外來或體內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應在肝臟中解毒成為無毒或可溶性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

(4)血液功能:肝臟在胎兒期是主要的造血器官,但在成人期被骨髓取代,造血功能停止,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恢復。此外,幾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是由肝臟制造的。肝臟在人體凝血和抗凝系統的動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肝損傷的嚴重程度往往與凝血功能紊亂的程度平行,肝衰竭患者往往出血嚴重。

總之,生命離不開肝臟,健康的肝臟帶來富足的生活。

[編輯此段]肝臟檢查

正常肝臟的重量約為1200-1600g (2-3斤),占體重的1/40-1/50,兒童約為體重的1/20。肝臟位於腹腔右上方,體表定位肝臟的上界約在右側第五肋間,上下有壹定的活動度。

肝臟檢查的主要指標及其正常值如下:

1.血清膽紅素定量:總膽紅素的正常值

2.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測定。GPT)活性:alt的濃度。肝臟中的GPT是血液中的10000倍。血清正常值

3.血清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的測定:總蛋白正常值為60-80g/L,白蛋白為35g-55g/L,球蛋白為20g-30g/L,白球比值為1.5-2.5: 1。

4.肝炎病毒復制指標血清學試驗陰性;

5.b超檢查:(1)肝臟大小,肝右葉斜徑

6.其他可以通過斷層掃描(CT)、磁共振掃描(MRl)和肝活檢進行檢查。肝臟在人體生理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維持著人體健康。

[編輯此段]中醫肝

肝臟位於上腹部,橫膈膜下方。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有許多重要的功能。其主要生理功能為和合、肝、養肝。肝膽直接相連,表裏皆有。肝的經脈循行於脅肋、小腹、外生殖器,所以這些部位的疾病多從肝論治。

肝主排泄。

肝主疏泄,壹般指肝氣具有疏泄、升泄等綜合生理功能。古人用木氣的沖和表意的形象來比喻肝的功能,所以在五行中屬於木。所以《蘇文靈蘭秘典》說:“肝為將軍之官,《蘇文六臟象論》說:“肝為極之本,魂亦為家。“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調節精神情緒,促進消化吸收,維持氣血津液的運行。

1.調整精神和情緒。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不僅受心的支配,還與肝的排泄功能有關。如果肝臟的這壹功能正常,人體就能更好地協調自身的精神和情緒活動,表現為開朗、舒適、敏感;如果不能自我緩解,就會表現為抑郁、多愁善感、沈悶欲哭、噯氣、喘不過氣、胸悶等。宣泄過多表現為興奮,如煩躁、頭暈疼痛、失眠多夢等。

2.促進消化吸收。肝臟的導瀉功能有助於脾胃的升降和膽汁的分泌,從而維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果肝臟失去了理氣功能,可影響脾胃的升降和膽汁的排泄,從而引起消化功能異常的癥狀,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噯氣酸脹、腹瀉等,中醫稱之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

3.維持氣血津液的運行。肝的解氣功能直接影響氣的暢通。肝失疏泄,氣機阻滯,則可出現胸痛、乳痛或腹痛。氣是血液循環的動力,氣循環則血液循環,氣滯則血瘀。如果肝氣不泄,可見氣滯血瘀,就會出現胸脅刺痛,甚至出現癥狀和腫塊,女性還可能出現月經失調、痛經、閉經等。

肝的止瀉功能還有解三焦、疏通水道的功能。因此,肝臟排泄失敗,有時會出現腹水和水腫。

肝主藏血。

肝臟具有儲存血液、調節血容量的功能。當人體處於休息狀態或情緒穩定時,人體對血液的需求減少,大量血液儲存在肝臟;在工作或情緒激動時,人體對血液的需求增加,肝臟將其儲存的血液排出,以供應身體活動的需要。如果肝臟藏血功能異常,就會引起血虛或出血。如果肝血不足不能養眼,則眼睛幹澀暗淡,或者是夜盲癥;失去了筋脈的滋養,筋脈緊繃,四肢麻木,屈伸不利。

肝明目。

目的視功能主要依賴於肝陰血的滋養。肝的經絡與秩序系統相連。所以,肝功能正常與否,往往體現在眼睛上。比如肝血不足可能出現視物模糊、夜盲癥;肝陰虧損導致眼睛幹澀,視力下降;肝火發炎時,眼睛紅腫。

在身體裏,強化是在爪子裏。

肝臟的主要肌肉肌腱的活動依賴於肝血的營養。肝血不足,筋脈衰竭會導致壹系列的癥狀,如前所述。若邪熱過盛,灼傷肝陰血,則可出現肢體抽搐、牙關緊咬、角弓倒置等。,中醫稱之為“肝風內動”。

“爪”包括指甲和腳趾甲,有“爪即筋”之說。如果肝血充足,指甲就會紅潤有韌性;肝血不足,爪甲枯槁,軟薄,或凹陷畸形。

[編輯此段]肝臟的常見疾病

壹是各種病原體感染。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和其他感染。如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還有細菌感染引起的肝膿腫和肺結核,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肝吸蟲病和阿米巴肝膿腫等等。

二、肝臟占位性疾病。所謂占位,簡單來說就是異常或非肝組織在正常肝組織中占據壹定位置,並可能在其中生長擴張,大部分可造成肝臟或全身損害。比如各種良惡性腫瘤、肝囊腫、肝膿腫、肝包蟲病、肝血管瘤、肝內膽管結石等等。

第三,代謝紊亂導致的肝病。最常見最熟悉的就是脂肪肝。

第四,酒精性肝病。顧名思義,這是壹種主要由過量飲酒引起的肝細胞損傷引起的肝病,嚴重的可發展為脂肪肝和肝硬化。

藥物等原因引起的中毒性肝病。

第六,自身免疫性肝病。比如紅斑狼瘡引起的肝炎。

七、先天性或遺傳性肝病。比如吉爾伯特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黃疸,是壹種先天性肝病。其他如多發性肝囊腫、海綿狀肝血管瘤等。

八、肝硬化。它是肝臟由於各種原因長期受損後,肝病的晚期表現。比如肝炎後肝硬化、血吸蟲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淤滯性肝硬化(多見於慢性心力衰竭)、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