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各種語言、行為上的規矩與禁忌以及形成的原因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壹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壹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壹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在春節這壹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說之壹: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壹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壹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壹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壹天換壹種口味,從磕頭蟲壹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壹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壹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壹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壹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蔔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壹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壹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壹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壹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壹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壹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壹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壹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壹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壹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壹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壹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壹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壹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壹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壹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壹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壹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壹棵覆蓋三千裏的大桃樹,樹梢上有壹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幹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壹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壹家的福壽康寧,壹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壹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壹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各地春節的風俗習慣
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壹說。即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為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現在我們壹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壹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壹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以及浙江溫州等地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其生產的爆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
春節掃塵的由來
每臨春節,家家戶戶都要進行壹次大掃除。人們噴刷房子、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古稱“掃年”。
掃塵習俗起源於堯舜時代,從古代驅除病疫的壹種宗教儀式中演變而來。到了唐宋時期,“掃年”之風盛行。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十二月盡......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至今民間流行著“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諺語。
在民間還流傳著壹則傳說,掃塵習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農為迎接玉帝的年糧而來。早先,這裏的佃農壹年忙到頭,除納糧交租外,所剩無幾。他們祈求竈王爺在臘月二十四日上天奉本時多說好話,以便玉帝開恩,從天倉撥點恩賜,在除夕前降下年糧——米雪,讓他們飽飽地吃頓團圓飯。為了迎接玉帝的恩賜,佃農們每年都在臘月二十八日前,將宅院裏外打掃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賜年糧,這樣年復壹年,春節掃塵的民族風俗壹代代延續流傳下來。
春節守歲的由來
守歲,即除夕之夜人們通宵不寐,打牌、聊天、放鞭炮、包餃子...... 守歲習俗始於南北朝,梁朝的庚肩吾、徐君倩,都有守歲的詩文。“壹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古時,守歲也叫“照虛耗”,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壹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壹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拜年的由來
大年初壹,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壹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壹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於是拜年之風便流傳開來。
春節放爆竹的由來
放爆竹是我國人民春節時借以助興的習俗。這壹習俗源於漢魏時期,南北朝風俗書《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壹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據說古時,住在山區的人,常得寒熱病(可能是今天的瘧疾)。當時被認為是惡鬼作怪,於是為了壹年平安無事,便在農歷元旦時就用火燃燒竹子,發出巨大響聲,把山鬼驅走,因最初的爆仗是燒竹子,故稱“爆竹”。唐朝稱“爆竿”。後亦稱“爆仗”。火藥發明後,爆竹采用硫磺做火藥,外面裹有厚紙,並插上引線,用火燃放引線後,體積驟然擴大,結果把外面厚紙炸開,因而發出巨響。約在此時,放爆竹在消災去邪的同時,亦有了慶祝之意。現放爆竹只有象征歡樂的意思了。
春節貼春聯的由來
每逢春節,我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
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餵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余慶,佳節賀長春”壹聯,壹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壹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貼門神的由來
以前,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買張門神貼在門上,壹是表示吉慶,二是為了“避邪驅魔”。
關於門神的來歷,戰國時代的壹部著作裏有這樣壹個神話記載,東海度朔山中,有壹棵盤曲3000 裏的巨大的桃樹,其枝伸向東北方的鬼門,所有的鬼怪來往皆從此出入。樹下有二神,壹名神荼,壹名郁櫑,專門監視鬼的行為,發現哪個鬼胡作非為,便用草繩捆起來餵老虎吃。於是,人們就在兩塊桃板上,畫上神荼和郁櫑的像。置以門側,以禦百鬼騷擾。這是傳說中最早出現的門神形象。
經過歷代演變,門神的內容也不斷發生變化。唐代的門神已不是神荼、郁櫑,而換成了秦瓊和尉遲敬德。相傳有壹次唐太宗李世民因惡夢而生病,半夜三更時分,常聽到鬼叫。這事被大臣們知道後,就推薦開國名將秦瓊和尉遲敬德全副披掛,在門外徹夜守衛。沒出幾夜,太宗的病果然好了。爾後,他就命畫工畫了秦瓊和尉遲敬德的像,貼在門上,借以鎮邪避祟。這個作法,很快在民間流傳開來。後來,門神又不斷增加了新的內容。人們把秦瓊和尉遲敬德的像(也有其他聖賢的像)貼在前門迎客,把傳說中的捉鬼能手鐘馗的畫像懸於後門上趕鬼,自以為前後把得緊,野鬼鉆不進了。
除夕不殺雞的由來
舊時,在浙江舟山過年不許殺雞,這就很奇怪了。因為在過年這樣的喜慶日子裏,中國人都要大擺筵席,而筵席上往往離不開雞。為什麽舟山會流傳下這麽壹個習俗呢?
據說明朝未年,魯王逃到了舟山,輔佐魯王的是舟山人張名振。張名振是東海抗清名將,屢次擊敗清軍。1651 年的除夕,清兵趁張名振率兵遠出作戰之機突襲定海城,清軍逢人便殺,他們相約,壹直殺到雞叫為止。他們殺了舟山百姓1.8 萬人,最後只剩下六戶人家六個姓。當清軍殺到劉家嶴時,忽然聽到了公雞的叫聲便停止了殺人。正是由於這壹聲雞叫,才救了舟山的這最後六戶人家,舟山人才得以繁衍下來。從此,為了紀念公雞的恩德,舟山除夕不殺雞的風俗就流傳下來。
過年吃年糕的由來
過年吃年糕的習俗,據傳從周代開始,已有3000 多年的歷史。由於禾谷成熟壹次稱為壹年,所以後世過年吃年糕,就含有祝賀五谷豐登的意思了。吃年糕還有取“年高”長壽之意。在江浙壹帶,至今流傳著壹則年糕的故事。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劍自刎而死。傳說伍子胥死前囑咐親信:“我死之後,如果國家有難,民眾缺糧,妳們到象門城墻挖地三尺,可以得到食糧。”伍子胥死後,越王勾踐聞知,認為吳國失去主將,就進攻吳國雪恥。夫差連吃敗伏,京城被困,城中糧盡援絕,軍民紛紛餓死。這時,伍子胥的親信按他生前囑咐,去象門挖地三尺,果然挖到可以充饑的 “城磚”。原來這是當年伍子胥暗地設下的“屯糧防急”之計,他在象門壹帶用的城磚,全部是用江米粉蒸制後壓成的,這類江米磚十分堅韌,既可以作磚砌墻,必要時又可充饑。從此以後,每逢過年,當地家家戶戶都要蒸制象城磚樣的江米年糕,以奉祀伍子胥的功績。因為是在過年時制作的食品,就把它叫作年糕,沿襲至今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壹歲。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SAY:過春節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壓歲錢啦!民間傳說,孩子們可用壓歲錢抵制
春節舞龍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壹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耍龍燈起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舞龍的習俗在海外華人那裏得到了發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和重大慶典活動,他們就會舞起獅子,耍起龍燈,呈現出壹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SAY :只可惜現在很少有地方還擁有舞龍這麽好的風俗了~~
倒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幹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壹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壹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壹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禦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壹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壹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壹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壹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吃年糕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壹年比壹年提高。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壹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壹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咬春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民間在立春這壹天要吃壹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壹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搟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裏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壹起卷進春餅裏吃。
2.中國人在過春節時有諸多禁忌,主要為了保平安,在來年事事順心,萬事如意。由初壹至初十的禁忌有:
初壹:雞日,舊時在元旦貼畫雞辟邪祈福(雞諧音吉ji) 。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初四:豬日,祭財神。
初五:牛日,"破五",可打破諸多禁忌:"送窮五"初壹至初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財氣,初 五的垃圾視為窮土,倒掉就送窮出門。
初六:馬日,送神的日子,把除夕送來的財神紙馬燒掉,店開始復業。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煙花,啟煙火的習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谷日,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 。
初九:天爺生日,玉皇大帝誕辰,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
初十:石頭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動用,叫石不動,甚至燒香祭拜石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