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是什麽?
(1)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功能是產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①卵巢的位置和形態。左右卵巢位於盆腔側壁下方的卵巢窩和髂總動脈分叉處。子房扁圓形,略帶灰紅色。卵巢可分為內外側、前後緣和上下兩端。上端與輸卵管傘接觸;下端通過韌帶與子宮相連;前緣為卵巢系膜,與子宮闊韌帶後層相連,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經進出;後緣自由。卵巢的大小和形狀隨年齡而變化。少女年輕時卵巢較小,表面光滑,性成熟最大。後來由於反復排卵,卵巢表面形成許多疤痕,變得骨瘦如柴。從35歲到40歲,卵巢開始萎縮,50歲以後逐漸萎縮。
②卵巢的結構和功能。卵巢表面覆蓋有漿膜,漿膜是扁平或立方上皮。上皮深層表面是壹層薄薄的致密結締組織膜,稱為白膜。卵巢的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皮質位於白膜的深層表面,較厚,包含許多不同發育階段的濾泡。髓質位於卵巢中央,主要由富含血管的疏松結締組織組成。
卵泡發育成熟:出生時,雙側卵巢約有30 ~ 40萬個原始卵泡。從青春期開始,在垂體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泡開始生長發育,每28天左右有壹個卵泡成熟排卵。根據卵泡發育的階段,可分為原始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卵泡。
原始卵泡:位於表層皮質,體積小,數量多,由壹個初級卵母細胞和周圍壹層扁平的濾泡細胞組成。濾泡細胞的外層是壹層薄的基底膜。
生長卵泡:卵泡內初級卵母細胞逐漸增多,卵泡細胞繼續分裂增殖為多層立方上皮。初級卵母細胞和卵泡細胞之間有壹層厚度均勻的嗜酸性膜,稱為透明帶。卵泡細胞通過透明帶向卵母細胞輸送營養。卵泡細胞繼續增殖,細胞間開始出現壹些小腔,內含卵泡液。這些小腔隨著卵泡的發育融合成壹個大腔,稱為濾泡腔。
此時,初級卵母細胞及其周圍的卵泡細胞被擠壓到卵泡的壹側。初級卵母細胞體積變大,達到65438±050 μm..初級卵母細胞旁的壹層濾泡細胞呈高柱狀排列,稱為放射冠。
隨著卵泡的生長,其周圍的結締組織逐漸形成卵泡膜。卵泡膜細胞和卵泡細胞可以分泌雌激素。
成熟卵泡:生長卵泡在10 ~ 14天後發育成成熟卵泡。此時卵泡液湧動,卵泡非常大,直徑2cm,突出到卵巢表面。初級卵母細胞已經完成第壹次成熟分裂,產生壹個大的次級卵母細胞和壹個稱為第壹極體的小細胞。
排卵:在腺垂體分泌的激素的影響下,成熟卵泡液急劇增多,向卵巢表面突出的卵泡壁變薄後破裂,次級卵母細胞連同透明帶和放射冠隨卵泡液離開卵巢。這個過程叫做排卵。
壹般來說,每個排卵周期只有壹個卵泡成熟排卵,左右卵巢交替。女性壹生排卵400 ~ 500次,其余卵泡在不同發育階段退化形成閉鎖卵泡或發育失敗。如果排出的卵子在24小時內未能受精,次級卵母細胞就會退化消失。
黃體的形成和退化:排卵後,卵泡壁塌陷,卵巢表面的破口被迅速修復。卵泡壁中的卵泡細胞和卵泡膜細胞增殖分化,形成富含血管的內分泌細胞團,新鮮時呈黃色,稱為黃體。黃體分泌黃體酮和少量雌激素。黃體是暫時性的內分泌腺,其存在時間與受精有關。如果卵子未受精,黃體僅14天就會退化,稱為月經黃體;如果卵子受精,黃體可持續6個月,直徑可達4cm,稱為妊娠黃體。
黃體退化後,取而代之的是結締組織,稱為白細胞。
(2)輸卵管是壹對輸送卵子的肌管,連接在子宮底部的兩側。輸卵管的內端通向子宮腔,外端通向腹膜腔。整個長度從外到內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①輸卵管漏鬥。它是輸卵管側端擴大的部分,末端的開口稱為輸卵管腹膜口。嘴巴周圍有很多手指狀的突起。所述輸卵管傘覆蓋卵巢的上部。
②輸卵管壺腹。它又粗又長又彎曲,是卵細胞受精的部位。
③輸卵管峽。細、短、直,是輸卵管結紮的部位。
④輸卵管子宮。是輸卵管穿透子宮壁的部位,輸卵管的子宮口與子宮腔相通。
(3)子宮①子宮的形態和分裂。子宮是孕育胎兒的肌肉器官,腔小壁厚。
成人子宮略扁,倒梨形,長約8厘米,寬4厘米,厚2厘米。
子宮分為三部分:子宮底部是兩側輸卵管上方的凸起部分;子宮頸是子宮下端的圓形管狀部分,其下端伸入陰道,稱為子宮頸和陰道;子宮體是子宮底部和子宮頸之間的部分。
子宮內腔狹窄,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位於子宮內,稱為子宮腔。子宮腔為三角形裂隙,前後略平,底部朝上,輸卵管在兩端;指向下方,穿過頸椎管。下部位於宮頸,稱為宮頸管。子宮頸管的下口稱為子宮頸,通向陰道。產婦的子宮口光滑而圓,產婦的子宮口變得不規則而橫。
②子宮的位置。子宮位於盆腔中央,介於膀胱和直腸之間,下端與陰道相連,兩側有輸卵管和卵巢,臨床上稱為子宮附件。子宮底位於小骨盆入口平面以下。成年人,正常子宮處於向前彎曲的位置。前傾是指子宮和陰道之間形成的前角,大約是直角;前屈是子宮體和子宮頸之間形成的鈍角。
子宮的正常位置取決於盆底肌肉的支撐和韌帶的牽引固定。重要的韌帶如下。
子宮闊韌帶:是子宮兩側與骨盆外側壁之間的雙層腹膜皺襞。
子宮闊韌帶可以限制子宮向兩側移動。
子宮圓韌帶:呈索狀,起於子宮側緣上部,穿過腹股溝管,止於大陰唇皮下,是維持子宮前傾的主要結構。
子宮主韌帶:起於子宮頸,附著於盆腔壁,是防止子宮脫垂的主要結構。
骶子宮韌帶:始於子宮頸後部,止於骶骨。有維持子宮屈曲的作用。
③子宮壁的結構。子宮壁從內到外分為子宮內膜、肌層和外膜。
子宮內膜:由單層柱狀上皮和固有層組成。固有層內有單管分支的子宮腺、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其中小動脈多彎曲成螺旋狀,稱為螺旋動脈。
子宮內膜分為功能層和基底層。功能層較厚,位於淺層。從青春期開始,這層就周期性地脫落出血,形成月經。基底層較薄,位於深層,是高增殖組織,能增殖修復功能層。
子宮肌層:平滑肌,厚度為15mm,有大血管貫穿其中。
子宮外膜:大部分是漿膜。
④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從青春期開始,在卵巢周期性分泌激素的影響下,子宮內膜的功能層每28天就要經歷壹次脫落、出血和修復的過程。這種周期性變化稱為月經周期。月經周期可分為三個時期。
月經期:月經周期的第1 ~ 4天。由於卵巢排出的卵子未受精,黃體退化,血液中的孕酮和雌激素迅速減少,導致子宮內膜功能層螺旋動脈持續收縮,功能層缺血,組織變性壞死。隨後,螺旋動脈短暫擴張,壞死的子宮內膜脫落,經陰道流出體外,形成月經。月經末期,基底層增生修復子宮內膜。
增殖期:月經周期的第5 ~ 14天。在此期間,卵巢中有許多新的卵泡生長發育,雌激素的分泌逐漸增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不斷增厚至3mm左右,子宮腺和螺旋動脈生長並輕微彎曲。
增生末期,卵泡成熟排卵。
分泌期:月經周期15 ~ 28天。這個時期排卵後出現黃體,子宮內膜在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不斷增厚。子宮腺變大變彎,管腔充滿含有糖原等營養物質的分泌物。螺旋動脈更加彎曲盤繞,並伸入內膜淺層,毛細血管擴張,內膜呈現生理性水腫。子宮內膜的上述變化為受精卵的著床準備了適宜的條件。如果卵子未受精,黃體退化,子宮內膜轉為月經期。
(4)陰道是子宮和外生殖器之間的肌肉管道,是女性的交接器官,也是排出月經和分娩胎兒的管道。
陰道分為前壁和後壁。前壁與膀胱和尿道相鄰,後壁與直腸相鄰。前壁和後壁通常相互連接。陰道的上端是寬的,並且圍繞子宮頸的陰道。兩者之間的環形凹陷稱為陰道穹窿,後部最深。與直腸子宮凹陷僅隔陰道後壁和壹層腹膜,臨床上常用於診斷和治療。未婚女性陰道口周圍有處女膜。處女膜破了之後,處女膜痕就形成了。
陰道粘膜內形成許多橫向皺襞。粘膜表面為復層上皮,上皮的形態也隨月經周期而變化。因此,觀察陰道脫落細胞可以了解卵巢的功能狀態。
(5)外陰包括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蒂、陰道、前庭和前庭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