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烏藤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首烏又名何首烏,有赤白之分,藥用為赤首烏的塊根。野生首烏生長極為緩慢,宋《開寶本草》記述:“何首烏以西洛嵩山為勝。”,嵩山有很多野生何首烏,又名嵩山首烏。
首烏在我國有悠久的入藥和食療歷史,中醫常以之醫療,滋補。到如今,提起何首烏,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有聽說。
首烏藤這是何首烏的幹燥藤莖,中醫亦稱之為夜交藤、何首烏藤、夜交屯。在我國的中醫理療中亦常有應用。
壹、功效
首烏的功效概述
中藥何首烏有生首烏與制首烏之分,直接切片入藥為生首烏,用黑豆煮汁拌蒸後曬幹入藥為制首烏。
生首烏甘,苦,性平。歸心,肝,大腸經。
制首烏甘,澀,微溫。歸肝,腎經。
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
生首烏功能解毒、消癰、潤腸通便,常用於治療瘰癧瘡癰、風疹瘙癢、腸燥便秘;
制首烏功能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用於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須發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久瘧體虛等。
第2步首烏的名家論述
(1)《本草綱目》
何首烏,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腎主閉藏,肝主疏泄,此物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收斂精氣,所以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發,為滋補良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氣血太和,則風虛、癰腫、瘰癧諸疾可知(除)矣。
(2)《本草匯言》
何首烏,前人稱為補精益血,種嗣延年,又不可盡信其說。但觀《開寶》方所雲,治瘰癧,消癰腫,滅五痔,去頭面熱瘡,蘇腿足軟風,其作用非補益可知矣。惟其性善收澀,其精滑者可用,痢泄者可止,久瘧虛氣散漫者可截,此亦莫非意擬之辭耳。倘屬元陽不固而精遺,中氣衰陷而泄痢,脾元困疲而瘧發不已,此三證,自當以甘溫培養之劑治之,又不必假此苦澀腥劣,寒毒損胃之物所取效也。
(3)《本經逢原》
何首烏,生則性兼發散,主寒熱瘧,及癰疽背瘡皆用之。今人治津血枯燥及大腸風秘,用鮮者數錢,煎服即通,以其滋水之性最速,不及封藏,即隨之而下泄也,與蓯蓉之潤燥通大便無異,而無助火之虞。腸風臟毒,用幹者為末,米飲日服二、三錢有效,蓋其內溫肝腎,外祛少陰風熱之驗也。丹方治久瘧,用生幹何首烏壹兩,柴胡三錢,黑豆隨年數加減,煎成露壹宿,清晨熱服,若夜瘧尤效,乃散中寓收,補中寓散之法。
(4)《本草求真》
何首烏,諸書皆言滋水補腎,黑發輕身,備極贊賞,與地黃功力相似。獨馮兆張辯論甚晰,其言首烏苦澀微溫,陰不甚滯,陽不甚燥,得天地中和之氣。熟地、首烏,雖俱補陰,然地黃蒸雖至黑,則專入腎而滋天壹之真水矣,其兼補肝腎者,因滋腎而旁及也。首烏入通於肝,為陰中之陽藥,故專入肝經以為益血祛風之用,其兼補腎者,亦因補肝而兼及也。壹為峻補先天真陰之藥,故其功可立救孤陽亢烈之危;壹系調補後天營血之需,以為常服,長養精神,卻病調元之餌。先天、後天之陰不同,奏功之緩急輕重,亦有大異也。況補血之中,尚有化陽之力,豈若地黃功專滋水,氣薄味厚,而為濁中濁者,堅強骨髓之用乎?斯言論極透辟,直冠先賢未有,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