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古代平常人家都吃什麽菜,請幫忙舉幾個菜,比如我現在的:西紅柿炒蛋,青椒炒肉絲。

古代平常人家都吃什麽菜,請幫忙舉幾個菜,比如我現在的:西紅柿炒蛋,青椒炒肉絲。

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谷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稷、黍、麥、菽、麻、菇米等。其中,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 麻,即麻子。

漢代,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貧民的日常飯食則以豆飯藿羹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

唐人最常采食的野菜包括蒓、蕨、薇、薺、蓼、蒼耳、馬齒莧等品種。

唐朝的低檔菜算是大眾食品。千金圓,用黃豆芽制成丸子形狀,可供婦女懷孕後期服用,以利於產時分娩。百歲羹是薺菜湯,據說有益壽功效,所以人們都愛飲。鴨腳羹是葵菜湯,因為唐代人們把葵葉叫做“鴨腳”,故稱“鴨腳羹”。杏酪是杏仁霜,可算是壹種大眾飲料。黃兒是以黃米粉團棗的蒸面饃;黑兒是用蕎麥面團棗蒸出來的面饃;黃粱飯是糜子舂米制成的米飯;青精飯是用杜鵑花科的灌木南燭枝葉,搗碎出汁後,用來浸泡大米,蒸熟後又曬幹,米便成了青色。槐葉冷陶是壹種消暑食品,據《杜詩鏡銓》引張縉雲:“槐葉味涼苦。冷陶,已熟面名,蓋以槐葉汁和面為之。”又引王左仲雲:“蒸淘過熟,其貢消滅,故加餐愁其易盡。”這說明它是壹種面食。

宋代飲食則更加多種多樣。當時人們比較日常的副食品包括了羊肉、豬肉、雞、鵝、魚、蝦、蟹、螺、蔬菜和奶制品等,調味料常用的已經包括蔥、蒜——可能是我們今天吃的土蒜、姜、醬油、糖、醋、芥末、辣椒、豆豉等等,酒的飲用量極大。

明代壹般人家的飲食習慣,壹日三餐,早上只吃少量簡單的食物,其中以粥、餅、燒餅壹類為主。有時顧不上,早餐就往往免去了。中飯與晚飯相比,晚飯是主餐。主食為谷物之外,副食方面有季節區別:夏秋時壹天肉食、兩天素食相間隔;農忙時連日肉食,因為勞動量大,還有點心加餐的習慣;春冬時由於消耗少,就連續三天素食。 小說《金瓶梅》也反映出明代中等家庭的飲食狀況:河北清河壹帶主食為面制品與稻米飯夾雜食用,早餐中餐為簡單的點心,以粥、燒餅、饅頭及各種餅類為主。副食方面有煎面筋、醬菜類和葷食如糟漬豬蹄、雞肉、雞蛋等,韭菜和蒜的食用當時也很普遍。

清代安徽作家吳敬梓寫《儒林外史》,以明朝為故事背景,實際反映清代社會狀況,其中也涉及山東至福建壹帶的飲食生活。例如,王冕親自下廚,烙了壹斤餅子,炒了壹碟韭菜招待客人,反映出烹飪也是男子的職務。壹般小吃店的菜只有大頭菜、蘿蔔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