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怎麽區分豬肉質量的好壞?

怎麽區分豬肉質量的好壞?

豬肉品質的定義在不同的國家間、同壹國家不同的市場間有不同的概念,流傳最廣的是由Hoffman提出的。他認為豬肉品質包括肉的感官特性、技術指標、營養價值和衛生(毒性或食品安全方面)狀況等。目前評價肉質的指標有:肉色、肌間脂肪(大理石紋)、嫩度、極值pH、蛋白質的溶解度、滴水損失、系水力、幹物質含量、總脂含量、膽固醇含量、烹調損失、烹調後水分含量、多汁性、口感嫩度、咀嚼性能和口感風味等。

(1)肉色:肉的顏色主要決定於其中的肌紅蛋白含量和化學狀態。豬肉色的評定需在室內白天正常光度下進行。評定時間,新鮮豬肉在宰後1~2h;冷卻肉樣在宰後24h。評定部位在胸腰椎接合處背最長肌橫斷面。

(2)嫩度:是肉的主要食用品質之壹,是指肉在食用時口感的老嫩,反映了肉的質地,由肌肉中各種蛋白質結構決定。對肉嫩度的客觀評定是借助於儀器來衡量切斷力、穿透力、咬力、剁碎力、壓縮力、彈力和拉力等指標,而最通用的切斷力又稱剪切力,即用壹定鈍度的刀切斷壹定粗細的肉所需的力量,以千克為單位。由於影響肉嫩度的因素很多,所以測定程序必須標準化,所得結果才有可比性。如取樣時間、取樣部位、加熱方法、測試樣品的大小等。

(3)系水力:指肉保持原有水分和添加水分的能力。肌肉系水力的測定方法可分為三類:不施加任何外力,如滴水法;施加外力,加壓法和離心法;施加熱力,如用熟肉率來反映烹調水分的損失。

(4)pH值:是反映宰殺後豬體肌糖原酵解速率的重要指標。直接在胴體倒數第3與第4胸椎處背最長肌上刺孔測定,或采取指定部位的肉樣壹塊,試樣的寬度和厚度均應大於3.0cm,利用pH計電極直接插入胴體指定部位背最長肌的中部刺孔中。若插入剝離的肉樣中,深度應不小於1cm,將電極頭部完全包埋在肉樣中。讀取pH1值(精確度到0.01)。將肉樣置於0~-4℃冰箱中保存24h,可測得pH24。pH1正常值變動在6.0~6.6,若pH1<5.9,同時伴有灰白肉色和大量滲出汁液,可判為PSE肉。對於個別應激敏感品種豬(如皮特蘭、比利時和德國蘭德瑞斯豬等),pH1正常值的下限可定為5.9。pH24的正常值為5.5。當pH24>6.0時,又伴有暗紫肉色和肌肉表面幹燥,可判定為DFD肉。

(5)肌內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IMF):是指肌肉組織內所含的脂肪,是用化學分析方法提取的脂肪量,不是通常肉眼可見的肌間脂肪。在主觀品味評定中,富含適量肌內脂肪對口感愜意度、多汁性、嫩度、滋味等都有良好作用。最佳IMF含量為2.5%~3.0%。測定肌內脂肪含量主要有三種方法:第壹種是用乙醚浸提肌內脂肪的索氏抽提法(幹樣);第二種是甲醇-氯仿法(鮮樣);第三種是眼肌大理石紋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