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烏欖是什麽?

烏欖是什麽?

橄欖科橄欖屬常綠大喬木。又名木威子。學名Canarium pimela Koenig.(C.nigrum Engl.)。

起源與分布

原產中國華南。海南島和廣東龍津西南部的天然林中尚有野生的烏欖。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述:“烏欖出廣東,今果肆有售者……下番禺諸鄉皆種之。”可見明代廣東栽種已相當普遍。現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福建、臺灣、雲南等省(自治區)。廣東是烏欖天然分布和人工栽培的中心地區,除北部少數縣外,均有種植,尤以惠陽、佛山地區最多。廣西主要分布於邕寧、龍津及東南各縣。福建只在閩南沿海各縣有少量栽培。越南北部灣壹帶有分布。

特征與特性

高10~16米。冠幅寬達20多米。胸徑50~120厘米。有膠粘性芳香樹脂。樹皮灰褐色。根系發達,大樹垂直根入土3米以上。葉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5~21片,長10~15厘米,全緣革質,葉背網脈較橄欖平滑,無小窩點,揉碎具特殊樹脂香氣。復總狀花序,花兩性,偶有雜性,花萼杯狀;子房多3室,少4~5室,每室有2胚珠;雄蕊6。果長橢圓形至卵形,未成熟時青綠色,成熟後轉為紫黑色,果皮光滑有白粉。核光滑,兩端鈍(見圖)。壹年四季均能萌發新梢,春梢是生長和結實的主要枝梢。新梢長至10厘米左右,展開新葉後,便依次在每壹葉腋間抽出花序。4月下旬至5月開花,單株花期1個月。坐果後極少落果,坐果率高者為20%,壹般為10%,8月至10月采收。

對氣溫的反應較橄欖敏感,主產區在24°N以南,年平均氣溫22℃,降水量1500~2000毫米。氣溫下降至-1.8℃,連續幾天出現霜凍,枝葉會受凍害。年平均氣溫20℃左右,絕對最低氣溫-4℃以下,1月平均氣溫10℃左右的地區少有分布。對土壤要求不嚴,土層較深厚,疏松、濕潤、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丘陵山地、河灘等都可良好生長,pH以4.5~5為宜。

主要品種

品種品系繁多,僅粵中、粵東等地農家品種品系有100多個。①西山欖。廣東增城西山最早栽種。果重約10克,肉質壹般,果肉占果實63%,含油量45%,種仁充實,出仁率高。10月下旬采收。②油欖。廣東普寧栽培。單果重約9克,核細,肉質嫩滑,味甘香品質優耐貯運,果肉占果實71%,含油量47%。10月上旬成熟。③秋烏。產增城,番禺。果核小,肉質嫩滑,有香味,早熟,8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收。④秧地頭。產增城、番禺。單果重11克,肉質較粗,果肉占果實59%,含油量51%。中秋前後采收。⑤車心欖。產廣東普寧。肉薄質嫩滑,有香味,品質優。10月上旬成熟。⑥鵝膏欖。產增城及廣州市郊,肉厚,質極嫩滑,有鵝膏香味。8月上旬至9月下旬成熟。

栽培技術要點

壹般用本砧實生大苗嫁接。果充分成熟時,用50~60℃溫水浸果20分鐘,剝去果肉取核洗凈晾幹,沙藏。1月上旬播種,播前用75~80℃熱水浸種半分鐘,再用冷水浸2~3小時,然後點播或條播。點播株行距18厘米×25厘米,真葉長出後補苗、移疏,盡量保全主根,大苗移植以次年4月至6月為佳。小苗用補片芽接或切接,大苗用劈接,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已抽花穗但未開花時,嫁接最佳。

3月至4月定植,株行距7~10米,植前剪除大部分葉片和損傷的根,將主根周圍泥土壓實,樹幹用稻草包紮。幼樹於2、4、8、10月各施肥壹次,結果樹於開花前、采果後各施肥壹次,也有在11月至12月增施壹次過寒肥。註意水土保持、深翻壓青以改良土壤。果實增大期久旱會引起落果,應行淺中耕、土壤覆蓋或淋水。地下水位較高的果園,春夏季註意排水。

主要病蟲害有:①樹癭病。為害樹幹或枝條,被害部位呈瘤狀突起,多發生於衰弱樹,尚未有較好的根治措施。②天牛。幼蟲為害樹幹,在5、6月捕殺成蟲,刮除蟲卵,或用敵敵畏註入蟲孔毒殺幼蟲。③葉蟬。早稻收獲後,葉蟬飛遷烏欖樹新梢吸汁為害,可用葉蟬散、馬拉硫磷噴殺。

經濟價值

烏欖加工成欖角、欖胚等佐膳小菜或涼果。核質堅硬細致,可雕刻成玲瓏別致的工藝品,也可制成活性炭。核仁是餅餌佳肴的名貴配料。欖肉含油35~51%,核仁含油45%,均可食用。木材堅韌可制家具。是綠化荒山良好樹種。

汙染敏感性

果樹對空氣、土壤、水汙染物忍受或受害的程度。空氣汙染物包括過氧乙酰基硝酸酯、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以及硫化氫和農藥等;土壤汙染包括鋁、銅、砷、鎘、鉻、鉛、汞,以及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水汙染包括各種有害的有機或無機化合物。這些物質不僅傷害果樹,有的還可進入食物鏈,為害人的健康。這些汙染物可以單獨或混合為害。

果樹對汙染物的敏感性受樹種或品種特性;汙染物種類、濃度和汙染時間長短;植株生長發育狀況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異。對二氧化硫的敏感性,中等的有蘋果(葉)、桃、葡萄、杏、李,較不敏感的有櫻桃、桃、柑橘、蘋果的花和芽;對氟反應敏感的有越橘、杏、桃(果實)、西洋梨、歐洲葡萄,中等敏感的有蘋果、美洲李、柑橘、檸檬、紅橘、美洲葡萄、葡萄柚、甜橙、美洲樹莓、黑核桃、波斯核桃,較不敏感的有梨、紅葉李、草莓、高棵越橘;對二氧化氮敏感的有草莓,中等的有栗、梨,較不敏感的有柿、葡萄;對臭氧敏感的有海棠、歐洲葡萄、油梨。同壹樹種不同品種對同壹汙染物反應也不同,如杏品種中Royal和Chinese對氟敏感,Moorpark和Tilton中等;砧木也影響敏感性,康可葡萄自根樹比嫁接在Coudere3309砧木上的樹受臭氧為害輕。通常空氣汙染物高濃度、短時間,比低濃度、長時間更易使果樹受害。影響植物對汙染物敏感的還有許多因素,例如影響植物對空氣中氧化物的敏感性的因素有:①快速旺長。增加敏感性。②在高溫或強光下生長。對過氧乙酰基硝酸酯更敏感,汙染前後有光會使傷害發展。③低光照下植物對臭氧更敏感。而在田間條件下,高溫高濕可加強對臭氧的敏感性。④土壤濕度低和鹽漬化可降低對臭氧、過氧乙酰基硝酸酯和二氧化硫的敏感性。⑤通常高氮素營養可增加敏感性,但葡萄施氮後對氧化物的敏感傷害減輕。

無病毒苗

不帶有已知病毒或特定病毒的苗木。果樹感染病毒病後,尚無有效的治愈方法,只能采取預防措施,控制病害的蔓延。栽培無病毒苗木,是防止果樹病毒病害的主要途徑。無病毒病害的果樹比感病果樹生長茁壯,總生長量大、產量高,需肥量少,果實品質好,耐貯性亦好,經濟效益顯著。世界主要果品生產國家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研究、鑒定病毒種類,明確傳染途徑之後,對壹些主要果樹如蘋果、草莓等相繼建立無病毒母本園,制定母本樹病毒檢疫制度,生產無病毒苗木,供果樹經濟栽培使用。

病毒病及其為害

侵染果樹的病毒種類很多,據英國1971年出版的《植物病毒名錄》(Plant Virus Na-mes)記載,已有蘋果病毒30種、梨15種、核果類40種、葡萄20種、柑橘30種。中國已鑒定明確的蘋果病毒有6種:蘋果銹果類病毒(ASSV)、蘋果花葉病毒(AMV)、蘋果綠皺果病毒(AGCV)、蘋果褪綠葉斑病毒(ACLSV)、蘋果莖痘病毒(ASPV)、蘋果莖溝病毒(ASGV);鑒定明確的柑橘病毒(包括類菌原體)有3種:柑橘黃梢類菌原體(RLD亦稱類玄克次氏體)、柑橘裂皮類病毒(CEV)、柑橘速衰病毒(CTV);棗有棗瘋病(類菌原體)等。

根據果樹感染病毒病後的表現,把病毒分為潛隱病毒和非潛隱病毒。潛隱病毒在砧木和接穗兩部分都耐病時,病樹外觀無明顯癥狀,不易識別,但其為慢性為害,使樹勢衰退,產量和品質下降以及果實不耐貯藏;同時壹旦改換砧穗組合,其中壹方不耐病時,病毒就由潛隱狀態的慢性為害轉變為急性為害,導致病樹急劇衰退枯死。非潛隱病毒,在大多數栽培品種上都有明顯癥狀,容易識別。

傳播和防治

病毒的傳播方式因病毒種類和樹種不同而異。大多數果樹的種子不帶毒,所以用種子繁殖的實生苗木也不帶毒;無性繁殖是果樹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如蘋果和梨樹的病毒病,主要通過嫁接傳播,其他果樹病毒,有的還可由昆蟲、線蟲或花粉傳播,如棗瘋病主要由中國擬菱紋葉蟬傳播,柑橘的黃龍病主要由壹種蟎類傳播。

對於果樹病毒病的防治,主要有栽培無病毒苗木和防治傳播介體兩個途徑。對單純由無性繁殖法傳播的病毒,培育無病毒苗木,即可免除病毒為害。對通過介體傳播的病毒,在栽培無病毒苗木的基礎上,還應及時防治傳毒介體,才能收到預期效果。培育無病毒的苗木,首先要培育無病毒的母樹,用以采集繁殖材料。

無病毒母樹的培育

培育無病毒母樹有以下幾個途徑:①熱處理脫毒。可延緩病毒擴散速度並抑制病毒增殖,使果樹生長速度超過病毒擴散增殖的速度,使壹部分正在生長中的果樹組織不含病毒,將不含病毒的組織取下,培育成無病毒個體。以蘋果為例,脫毒步驟是:先把帶毒的芽片嫁接在未經嫁接過的實生砧木上,成活後促進萌發,然後把萌發的植株放入38±1℃的恒溫器內處理3~5個星期。從經過熱處理的植株上,剪下正在生長的新梢頂端,長約1.0~1.5厘米,嫁接在未經嫁接過的砧木上,嫁接成活並生長到壹定高度時,取下壹部分芽片接種在指示植物上進行病毒試驗,確認無病毒啟,作為無病毒母本樹繁殖無病毒苗木。熱處理的溫度、時間組合,因樹種和病毒種類不同而異。如核果類的壞死環斑病毒,在38℃恒溫下處理17天即可脫毒。葡萄卷葉病毒需8個星期,柑橘裂皮病毒需33個星期以上。②莖尖組織培養脫毒。病毒侵入植物體後,並非所有組織都分布壹致,生長點附近(莖尖和根尖)的分生組織大多不含病毒,然而無病毒部分極小,壹般為0.1~0.3毫米,可切下來用組織培養方法,培養成完整的無病毒植株。這項技術在草莓、柑橘、葡萄和蘋果營養系砧木的脫毒方面,已取得應用效果。蘋果栽培品種的莖尖組培脫毒正在研究中。對於用熱處理方法難以脫去的病毒,在經過熱處理脫除大部分其他病毒後,再切取較大的莖尖進行組織培養,二者結合應用可增加獲得無病毒材料的機會。③莖尖微體嫁接脫毒。是壹種把微小莖尖,在組織培養條件下,直接嫁接在砧木上的脫毒技術,柑橘上已成功應用(見微體嫁接)。

無病毒母樹培養出來後,應在距果樹栽培區2公裏以外的非果樹栽培區,建立無毒母本園,集中栽植於網室內保存,以提供第壹級的無毒繁殖材料。每隔壹定時間(因樹種而異,壹般5~10年)檢測壹次其帶毒情況,及時剔除再次感毒的母樹,換栽無毒母樹。

無病毒苗木的培育

苗圃中用無病毒母樹上材料建立無毒材料繁殖區,利用繁殖區的無毒植株壓條或剪取枝條扡插,培育出無毒的自根苗或砧木苗。由於大多數果樹種子不帶病毒,也可在未經嫁接過的實生砧苗上嫁接無毒品種,培育出無毒的嫁接苗。培育無病毒果苗應用的繁殖材料,壹定要在苗圃的無毒材料繁殖區中采集,繁殖區裏的植株經過5~10年,要用無毒母本園保存的材料更換壹次。

無核果

見單性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