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榆耳的營養價值

榆耳的營養價值

榆耳子實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的含量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粗蛋白質(包括水溶性蛋白質)占23.65%,粗脂肪占0.34%,碳水化合物占65.71%,粗灰分占10.3%(其中含有鈣、磷、鐵)。蛋白質含有種類豐富齊全的21種氨基酸,特別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須從外界攝取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含量的42.9%。榆耳子實體碳水化合物中含有各種糖類,並含有壹定數量的維生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Bz、維生素B3、維生素W維生素E,這些維生素具有調節肌體的新陳代謝作用,粗灰分中礦質元素以鈣、鎂含量較高,還有壹定量的鋅。總之,榆耳營養豐富,經常食用該菌可增強體質,可以作為保健食品使用。

藥名:榆耳

拼音:Yú ěr

別名:榆檽、榆磨、射脈菌.

功效作用:清熱王利濕,涼血止痢,主海治紅白痢疾、沙門軍桿菌,

英文名:Gloeostereum incarnatum

始載於《新修本草》

毒性:

歸經:擔子菌亞門,層菌綱,非褶菌目,皺孔菌科,粘韌革菌屬.

藥性:補益、和中、固腎氣,利尿道,用於補虛、療痔、瀉痢.

藥味:零腥味,有靈芝味道,味苦。

形狀特征

榆耳也叫肉色粘韌革菌,隸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非褶菌目,皺孔菌科,粘韌革菌屬,別名榆蘑、肉蘑。榆耳子實體單生或覆瓦狀疊生,較小或中等大,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膠質,新鮮時柔軟,幹後收縮成軟骨質,硬。菌蓋初期近球形,漸平展,呈半圓形、貝殼形、扇形或盤狀,邊緣內卷,直徑2~13厘米,厚3~10毫米,表面汙白色、米黃色或橘黃色,被松軟而厚的絨毛,密布小疣。菌肉粉紅色至淡褐色,半透明至近膠質。子實層面粉肉色或淡土黃褐色,具輻射狀曲折的棱脈,表面似有粉末。孢子無色,卵形至橢圓形。

藥材基源:為革菌科真菌粘韌革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oeostereum incarnatum Imai

子實體初時平伏或呈王球形,展開後海呈腎形、耳狀或軍扇形。無柄,常疊生在壹起,新鮮時膠質,幹後硬而脆,徑可達15(30)cm,厚3cm。邊緣內卷,有時波狀;菌蓋表面被覆壹層濃密的絨毛,厚約1mm,汙白色、乳白色、杏黃色至橘紅色,邊緣絨毛短而稀,顏色淺,幹後表面呈灰白色至淺黃色。下面(子實層面)乳白色至淺橘紅色,有小疣;小疣呈放射狀排列,徑(1-3)mm×1mm。菌肉厚,淺橘紅色,膠質。囊狀體圓柱狀或中部腹鼓狀,(100-130)μm×(5-7-10)μm。孢子橢圓形至臘腸形,光滑,無色,(2.5-3)μm×(6-6.5)μm。

生態環境:生於榆及春榆的枯死樹幹或伐樁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地區、山東、甘肅等地。

原形態

子實體初時平伏或呈球形,展開後呈腎形、耳狀或扇形。無柄,常疊生在壹起,新鮮時膠質,幹後硬而脆,徑可達15(30)cm,厚3cm。邊緣內卷,有時波狀;菌蓋表面被覆壹層濃密的絨毛,厚約1mm,汙白色、乳白色、杏黃色至橘紅色,邊緣絨毛短而稀,顏色淺,幹後表面呈灰白色至淺黃色。下面(子實層面)乳白色至淺橘紅色,有小疣;小疣呈放射狀排列,徑(1-3)mm×1mm。菌肉厚,淺橘紅色,膠質。囊狀體圓柱狀或中部腹鼓狀,(100-130)μm×(5-7-10)μm。孢子橢圓形至臘腸形,光滑,無色,(2.5-3)μm×(6-6.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