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精比味精更健康麽
味精其實是通過糧食發酵而來,簡單來說它的提取過程是這樣的:糧食澱粉谷氨酸谷氨酸鈉(味精)
雞精是以谷氨酸鈉(味精)為主要原料,加入糖、香辛料等材料做成的。也就是說,雞精和味精其實本質上沒有區別,雞精也是味精的壹種。
從味道上來說的話,雞精相對壹般味精來說更豐富、更鮮美而已,但二者並沒有好壞之分,適當吃都無害,沒必要糾結。
味精、雞精正確食用方法
1、出鍋前再放:味精加熱久了會失去鮮味,所以建議大家,炒菜時出鍋前再放味精,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給菜提鮮,讓做出的菜更美味。
2、不超過半個啤酒蓋:每個成年人每天吃味精最好不超過2克,大約是半個啤酒蓋的量。我們在做菜的時候少量撒壹點就好了,同時鹽、醬油等調味品都要相應減少用量。
3、酸性食物不加:不宜在烹調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魚或排骨、醋溜白菜等。因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熱,更容易產生焦谷氨酸鈉,使菜肴走味。
4、做海鮮不加:海鮮、肉類和蘑菇等食品本身就含有鮮味成分,所以在此類食品中,就沒必要放味精或雞精了。
雞精無害,但也不能放肆吃
每5克的雞精裏,就含有1000毫克的鈉!這差不多是壹整天調味料的鈉攝入量了。做飯的時候,如果雞精加得多了,鈉攝入量超標就是分分鐘的事兒,所以不建議多吃。
這些調味料也要當心
除了味精、雞精外,醬油、蠔油、大醬、辣椒醬等調味料中都含有大量的鈉。比如,4瓷勺(約20毫升)醬油中含有鈉1100毫克,相當於3克鹽;壹瓷勺(約10克)大醬中含有鈉360毫克,相當於1.5克鹽。
所以,如果不想鈉攝入量超標,除了味精和雞精,我們還要少吃各種口味鹹鮮的調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