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粽子屬於哪裏?
湖北綿陽(今仙桃市)民間有“壹年小半月大”的說法,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被視為比春節更重要的節日。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壹年的辛苦即將開始的最後壹次幸福團聚,所以格外珍惜。但是在這壹天,當地人不像許多其他地方壹樣吃元宵,而是吃壹種叫做“團子”的風味小吃。這種習俗歷史悠久。
相傳元末,綿陽有個漁民陳友諒揭竿而起,造反了。他的妻子潘氏曾以“綿陽三蒸”(米粉蒸豬肉、蒸珍珠球、蒸菊花)獎勵士兵,並傳給後人。“綿陽三流”起源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但與綿陽為水國有關。據記載,當時的綿陽是:“雨水魚為食壹年,螺、蝦、蛤滿腸。”普通人吃不起像珍珠壹樣精細的大米。他們只能用壹點雜糧磨碎,魚蝦、野菜、藕塊混在壹起蒸著充饑。久而久之,它發展成為湖北著名的傳統菜肴。蒸菜,“三蒸”之壹,以沙蒿為上品。
民間傳說“綿陽三股”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他負責後勤的妻子潘石非常了解軍事情況(起義軍經常行軍打仗,吃的都是生米鹹菜,很多還患有消化道疾病)。叛軍占領綿陽縣城後,她獎勵士兵。她親自下廚,別出心裁。她把肉、魚、蓮藕和米粉拌在壹起,配上調料,盛在碗裏。蒸出來的肉、魚、蓮藕鮮美和諧,戰士們贊不絕口。起義軍吃了這麽好的飯後,士氣大振,經常打勝仗。柴桑壹戰擊敗元軍,促成陳友諒在九江稱王。
還有壹個傳說是清幹遊歷江南,品嘗了民間的三蒸菜。之後蒸菜進入禦膳,珍珠丸、珍白酒等珍貴蒸菜誕生,是“三蒸”的壹大發展。
清朝和民國時期,武漢三鎮的很多飯館都掛著“綿陽三蒸房”的招牌。後來“三流”發展到北京。北京虎跑廣場有壹家餐廳“湖北三蒸坊”。按照老人的象征,有壹天,東北軍少帥張學良在警衛的簇擁下,路過虎跑作坊,看到了“湖北三蒸坊”。我不知道“三蒸屋”是什麽意思,就進博物館嘗了嘗。我好好吃了壹頓後,寫下了標題:壹嘗滋味,拍手三裏,聞香九回。
明初,綿陽三正成為綿陽農歷三十的必備主菜。後來有人把“三蒸”後剩下的米線搓成壹個圓球,裏面填滿菜餡,蒸熟了再吃,別具壹格。這種制作方法,逐漸流傳開來。人們取團圓之意,稱之為“團子”,作為每年正月十五的團圓飯。現在,註意現在的做法。它的主要成分是米粉,比蒸蔬菜還稠。先在鍋裏翻炒至半熟,再加入適量開水拌勻。每斤米粉能包幾到十個餃子?餡料不限於蔬菜,還有豆餡和糖餡。餡比較多的是臘肉丁,豆幹,粉條,芹菜之類的香料。
手工包餃子的過程復雜精細。首先,把精米磨成細粉。改革開放前,家家戶戶都用推磨機磨。現在,它被帶到街上花錢請人用機器研磨。帶回來後,放在木桶裏蒸至半熟,加水攪拌,揉成糊狀。然後,將餡料炒至半熟,開始餡料。將白米粉團擠成米飯用的石窩形狀,然後將餡包在窩裏揉成蘋果大小的球,寓意團團圓圓。大小看個人喜好。捏得太細會碎,太粗就難煮難咬。揉好後,放在木頭上蒸。等桶或格子出了大氣,聞到香味,就好了。如果妳做了別人不做的事,妳就得和別人分碗吃。從蒸飯、碎米到蒸炒餡,有十多道工序。剛蒸好的餃子散發著新鮮的稻香。咬壹口,餃子清香撲鼻,口感適宜,老人小孩都喜歡。
餃子沒有什麽秘訣:把早期的谷米洗幹凈後,放在鐵鍋裏煮到半熟,取出來放在籃子裏晾涼。用石磨碾碎大米。將碎米用熱水攪拌至有壹定粘度,揉成飯用石窩的形狀。把炒好的餡放進去,揉成蘋果大小的分量。用木甑蒸,香味就會熟了。
餡料很多,有肉、豆腐幹、榨菜、蒜、姜、韭菜,也有泡椒、蓮藕、梅幹、辣椒。剁成細粒,調味,放鍋裏炸,晾涼,開始包餃子。大小看個人喜好。捏的太細會斷,餡也難看。太稠了,煮不熟,咬不動,沒有壹起吃帶餡的那種快感。
剛從蒸鍋裏出來的餃子散發著新鮮的米香,尤其是那些塞滿了鹹肉和乾子豆腐腦的餃子。咬下去後,氣味芬芳,四處飄蕩,讓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