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環電影海報-如何評價《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
對越自衛反擊戰
的故事。大致故事情節如下:
解放軍某部宣傳處幹事、高幹子弟趙蒙生,壹心想調回城市;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他憑借母親吳爽的關系,懷著曲線調動的目的,臨時下放到某部九連任副指導員。九連連長梁三喜已獲準回家探親,他的妻子玉秀即將分娩;趙蒙生不安於位,整日為調動之事奔波;梁三喜放心不下連裏的工作,壹再推遲歸期;排長靳開來對此忿忿不平,替連長買好車票,催他起程;可是,九連接到開赴前線的命令,梁三喜失去了探親的機會,趙蒙生卻接到回城的調令,全連戰士嘩然,梁三喜嚴厲斥責了趙蒙生臨陣脫逃的可恥行為,輿論的壓力迫使趙蒙生上了前線。
中國電影
《高山下的花環》
黑白劇照圖片
圖冊13張
吳爽不顧軍情緊急,動用前線專用電話,要求
雷軍
長將趙蒙生調離前線,當即遭到雷軍長的強烈譴責甚至責罵。九連擔任穿插任務,在激烈的戰鬥中,壹個個戰友為國捐軀,雷軍長唯壹的兒子“小北京”因臭彈未發而身亡;靳開來英勇殺敵,為給饑渴的戰友搞“戰鬥力”不慎踩響了地雷壯烈犧牲;戰鬥臨近結束之時,梁三喜為掩護趙蒙生而犧牲趙蒙生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經受了考驗;戰後,在清理戰友的遺物時,梁三喜留下的壹張要家屬歸還620元的欠
帳單
,使趙蒙生震驚不已。烈士的家屬紛紛來到駐地,梁三喜的母親和玉秀用
撫恤金
及賣豬換來的錢,還清了三喜因家裏困難向戰友借的債,這壹高尚的行動震撼了包括吳爽、雷軍長、趙蒙生以及戰士的心靈;臨別之際,趙蒙生和戰友們含著熱淚,列隊向烈士的家屬,舉手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如何評價《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這是壹部表現和平時期戰士的影片,將戰爭作為背景,突出的是人的情感,情感是人的情感,而人是社會的人,
社會矛盾
的承載體。在戰爭背景下將凝聚強烈情感指向各種矛盾,以強烈的情感
沖擊力
撼動人心引人思考。劇中的戰爭是很值得的,具有壹定的戰略意義。
《高山下的花環》
是李存葆創作的中篇小說,首發於
《十月》
1982年第6期_
該小說通過描寫雲南邊防部隊某部三營九連指導員在戰前、戰中、戰後的生活,塑造了壹系列有著崇高思想品質、道德情操的當代軍人英雄群像,沖破了軍事文學“無沖突論”的老套,正視並深刻反映現實生活的矛盾沖突,揭示軍隊內部矛盾和歷史傷痛,展現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
內容簡介
濟南部隊歌舞團的創作員李幹事來到雲南
哀牢山
中某步兵團三營營部,采訪營指導員趙蒙生。趙蒙生出生於革命家庭,三年前在
對越自衛反擊戰
中,榮立過壹等功。三年多來,他毫不艷羨大城市的花紅柳綠,默默地戰鬥在雲南邊陲,還動員他當軍醫的愛人也到邊疆
前哨
任職。
但是,他卻多次拒絕接受采訪,所以他的事跡壹直未能見諸於報章。得知李幹事是山東人而且三年前曾親自到前線采訪時,趙蒙生給他看了剛剛收到的退款單,和辦公桌上方掛著的烈士梁三喜有照片。
然後,趙蒙生給李幹事提了三點要求:報道要寫得樸實、真實,特別不能回避趙和他母親不光彩的表現。李幹事同意後,趙蒙生開始講述自己的經歷。
《高山下的花環》:建議重播!這是最震撼人心的電影,如今被遺忘高山肅立,英雄長眠於此!
天空嗚咽,秋風蕭瑟襲人,仿佛在訴說著烈士的壯懷激烈。他們正值芳華歲月,卻把壹腔熱血灑在這祖國的邊陲,只有那壹片片潔白無聲的花環做伴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壹部好電影的標準,說復雜點,就是具備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能夠折射出復雜多變的人性,讓人性在劇情沖突中得到凈化,最終殊途同歸——人性的純粹。
進壹步來說,就是能夠直擊觀眾心底最柔軟的神經,進而穿透人們的靈魂,讓每個觀眾都能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引起強烈的***情和***鳴。
再進壹步,就是妳看電影的時間再長也感覺很短,妳感覺再累也會願意支撐著看完,妳常常自吹淚點很高也會忍不住淚流滿面。這,就是經典電影的力量。
而《高山下的花環》就是這樣的壹部好電影,它具備上述經典標準的所有元素,以至於讓我在不同年齡段看到它時,都會產生不壹樣的感受。
20歲看它的時候會拍案而起,30歲看它的時候會默默流淚,40歲看它的時候會陷入長久的沈思。相信等到我50歲60歲時,再看它又會產生不壹樣的感覺。
看到油頭粉面的趙蒙生就心生厭惡,得知他去前線的目的是鍍金,在戰爭到來時他的媽媽又搞曲線調動,國家危機時刻他拿著調令就要回後方時,我胸中的怒火伴隨著梁三喜的壹句話而燃燒:
“中國,是我的,可也是妳的!”
是啊,這個國家不光是我們的,可也是妳們高幹子弟的,倘若在國家危難時刻都選擇退縮,都想當逃兵,都只顧著自己,那國家該由誰來保衛?
難道還真像靳開來所說的那樣,“打起仗來,還得靠我們這些莊戶孫”嗎?
當愛發牢騷的靳開來臨危受命,在戰爭打響前從壹個老排長提拔為副連長,就預感著他身上會充滿悲劇色彩。
可是當看到他痛罵當逃兵的趙蒙生時,又感覺特別過癮,特別解氣,特別舒服。那種痛快淋漓的感覺,就仿佛是自己走進劇中大罵趙蒙生是個膽小鬼壹樣。
當攻克敵人陣地,在越軍掩體裏看到壹袋袋寫著“中國大米”的糧食,想想我們自己勒緊褲腰帶、從嘴裏壹點壹點省下吃的來救濟他們,而這個餵不熟的白眼狼卻恩將仇報反咬壹口時,正處在20歲血氣方剛年齡的我,又怎麽可能不拍案而起?!
是的,剛開始看不慣靳開來發牢騷,可是又知道他發的有道理,更知道他說出了很多人想說而不敢說的心裏話,在這方面大多數人選擇了隱忍、含蓄,只有這個血氣方剛的靳開來更像個鋼鐵漢子。
電影中用性格制造沖突,讓我感覺像靳開來這樣的人就在我身邊,就在我家所在的村裏、胡同裏,就在大街上的吆喝聲和街頭巷尾的人群裏
二百億換不來他壹捆甘蔗?!
當靳開來說出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我感覺他是替即將被渴死的全連官兵說的,替我和觀眾們說的,替全國老百姓說的。
砍幾捆甘蔗,這是多麽理所應當的事!
可是,當靳開來在回來的路上踩響了地雷,我的心中壹陣酸楚,感覺他就是那個敢於擔當的大英雄,他是為了全連官兵而犧牲的,就應該是國家的大英雄!
這個想法,自認為沒有疑問。
令人震驚的是,戰後評功受獎的時候,連裏給靳開來上報的三等功沒有批,原因是他的犧牲是因為砍甘蔗,而砍甘蔗就是違反了群眾紀律,違反紀律就不能立功。
當趙蒙生在電話裏和上級據理力爭,當雷軍長說出“
不給靳副連長立功,天理難容
”這句話,當全連幹部戰士都在為靳開來遭受的不公平而氣憤填膺,我也會和這些人產生強烈的***鳴。
還有“小北京”因臭彈而犧牲,當看到臭彈箱子上的生產日期是“1974—4”這個“特殊”年代的產品,心中又會升起壹股怒火來。
20歲的我,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因此看《高山下的花環》時很少流淚,覺得當兵的就應該保家衛國,哪怕是流血犧牲也決不能後退半步。
30歲的我不壹樣了,有了壹些社會閱歷和跌跌撞撞,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是妻子眼中的頂梁柱,是父母眼中的未來和期望,是兒女心中的那片天。
因為懂得,所以才會淚流滿面!
梁三喜犧牲後,當他的母親和妻子為了省下幾塊錢車費,而步行了半夜山路才來到部隊,當看到梁三喜妻子玉秀抱著年幼的女兒。我瞬間淚如雨下:
今生今世,白發蒼蒼的母親失去了唯壹的兒子,體弱多病的妻子將獨自撐起壹個家,年幼女兒將永遠不能喊壹聲爸爸。
這個家,從此以後,天塌了!
當梁大娘從口袋裏掏出壹塊布,接著又小心翼翼地壹層壹層打開,然後顫巍巍地拿出壹疊整整齊齊的錢放在桌上,然後鄭重其事地說:
“
三喜欠下了620塊錢。這是隊伍上給的550塊撫恤金,這是我賣了壹頭豬的70塊,總***是620塊。
”
相信看到這壹幕的您,壹定會像我壹樣淚流滿面,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還不知道世間竟然會有如此心靈純粹的人,她的兒子為國捐軀了,她竟然要
子債母還!
她的兒子是國家的英雄,她把人生最寶貴的兒子都獻給了國家,可是她老人家不但沒有向部隊和國家提出任何要求,而且還要賣掉壹頭豬去替兒子還債。
敢問世間,還有多少如此純粹的人?
寫下這些文字,我已是淚流滿面。
還有靳開來的老婆孩子,她們來部隊以後什麽也沒有得到,因為靳開來連個三等功也沒有評上,就連那個軍功章也是趙蒙生的,她們娘倆的未來又有誰來管呢?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就是因為時隔三十多年了,在當今大片雲集、優秀電視劇如潮的年代裏,我仍然會時常想起它,並隔壹段時間就看上壹遍。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導演把每個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很立體:
英雄不再臉譜化,不全是高大上;貪生怕死之輩也可以被高貴的心靈所觸動;高幹子弟壹樣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
梁三喜,這種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是絕對存在的,他是來自沂蒙老區的烈士後代,他愛兵如子又以身作則,他對黨忠誠又深愛祖國,他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大英雄。
趙蒙生,革命家庭出身,高幹子弟,養尊處優,父親為革命犧牲,母親身居高位還救過雷軍長的命,他母親的做法遭到了雷軍長的堅決拒絕,我們應該拍手稱快。
可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我們是趙蒙生的母親又當如何?自己的丈夫為革命犧牲了,現在唯壹的兒子又將慷慨赴死,難道想把兒子留在後方的想法很可恥嗎?
當然,導演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社會多元化的壹面,因為任誰也不會相信部隊官兵全是梁三喜那樣的高大全英雄。
靳開來,這是另類英雄的代表,劇中人物沖突的杠把子、炮筒子,全團最著名的牢騷大王,因此當了多年排長的他就是提拔不了,只是在上戰場前才給了壹個“送死的官”——副連長。
他是劇中擔當英雄的代表,是作為悲劇英雄出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在心底深處感受他的不公平遭遇,從而產生強烈的***鳴,把妳我的悲憤情緒徹底激發出來。
雷凱華,革命英雄主義代代相傳的優秀代表,他是雷軍長的獨生兒子。事實上也確實有很多高幹子弟慷慨赴死,他們也是捍衛祖國尊嚴的英雄。
該劇的經典之處,就是沒有像以往的作品那樣壹味地歌功頌德,總是站在很高的道德制高點上,用近似神化的高大全英雄標準來塑造正面人物形象,反之就是用壹無是處和壞的透頂的方式去塑造壞人。
簡單說,就是好的無可挑剔,壞的壹無是處。說實話,這樣的影視作品是脫離了實際的,其生命力也必定不會長久。
這也正是《高山下的花環》所刻意回避的問題,也是它的過人之處,做到這壹點更彌足珍貴。因此,它才能在諸多戰爭題材電影中脫穎而出,經久不衰。
寫作不易,歡迎留下您寶貴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