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斷掌》課文賞析
“我用我破損的手掌摸索著這片廣袤的土地”,詩的前兩行起著全詩的主導作用。可想而知,黑暗潮濕的地牢裏沒有地圖。所以,“受損的手掌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摸索”,只能是心理場的超現實想象,讓它在腦海裏“摸索”祖國的地圖。詩人運用象征手法,“擴大的土地”象征著祖國。“受損的手掌”不僅是現實的,也是壹種形象。戴望舒幾次談到中國的版圖,就像壹片葉子,可惜缺了壹片,希望有壹天能看到完整的葉子。現在他被命名為“斷掌”。很明顯,這壹掌隱喻了他對祖國的向往,也指向了他的千鈞壹發。“損”字飽含血淚,既有被深深摧殘的痛苦,也有對日軍暴行的痛恨;既有對數億同胞慘遭屠殺的同情,也有對苦難祖國命運的深切思考...正是這壹切,化為不可控制的內驅力,使得詩人忍受著身心的痛苦,寫出了這部傑作。
“這個角落已經化為灰燼,那個角落有血有泥”。“灰”、“血”、“泥”概括了淪陷區的淒涼景象。入侵者燒殺搶掠,到處留下廢墟,人們流離失所。詩人的手掌受損,祖國的土地支離破碎。詩人和祖國有著相同的命運。
“這個湖應該是我的家鄉...我觸摸了海藻和清涼的水,“手掌”把詩人帶到了他的“故鄉”,那裏的風景曾經是那麽美麗迷人。作者寫的是家鄉的春、花、嫩柳、海草、水,激起了他的視覺、嗅覺、觸覺等感官體驗,仿佛親身回到了故鄉。這些各種感官體驗的綜合和聯系,使詩人的幻覺世界立體而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也強烈地感受到壹種深沈的愛國思想和死亡的痛苦。字裏行間濃濃的鄉愁與作者身陷囹圄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
“長白山的雪峰非常冷...我在沒有漁船的南海的苦水裏蘸了壹下,“手掌”從北到南摸到了壹大片陸地。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南海,作者處處突出這壹帶的特色事物:雪峰、水沙、新草、茵陳蒿、荔枝花等。,分別是各種感覺器官對國家現狀的感受,對淪陷區人民悲慘生活的暗示,以及詩人在獄中對祖國的感情表達。“嶺南荔枝花寂寞難耐”詩人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荔枝花壹種“寂寞”的感覺。情感上,這幾行字憂郁、消極、淡然,表達了詩人對苦難的祖國難以言說的感情。
“看不見的手掌掃過無限山河,/手指沾血沾灰,手掌沾黑暗”,詩人的思緒馳騁在祖國大地上,留下的印象是所到之處,國家都被侵略者踐踏。
“只有遠處的角落還完好,/溫暖,明亮,堅實,春意盎然。”棕櫚終於找到了“壹隅猶存”的土地,這是中國的希望,也是最後壹塊沒有被踐踏的凈土,用來抵禦侵略,維護民族尊嚴。從這裏開始,詩人的情緒不再低落,而是變得溫暖、明朗、積極。他從未親身體驗過解放區的生活,但他在感情上是向往的。這是他對解放區的抒情描寫。
“在它上面,我用受損的手掌撫摸著它,/就像愛人柔軟的頭發和嬰兒手中的乳汁。”這是詩中第二次出現“我用我受損的手掌”這幾個字,算是強調。懷著愛國之心,在敵人的迫害下,我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找到了慰藉。手掌輕撫“似情人柔發,手握嬰兒乳”在虛中虛,比喻明喻相結合,蘊含情感豐富。“情人的軟毛”和“嬰兒的乳汁”這兩個形象運用得當,喚起人們生活中最親密的感動。
“我把所有的力量放在手心/貼在手心,寄去我的愛和所有的希望”。我表示心聲,堅信中國* * *產黨領導的抗日鬥爭必將勝利,解放區民族復興的希望就在於此。
“因為只有那裏有太陽,才是春天,/它會驅走陰霾,帶來蘇生”,用“太陽”和“春天”的相似來形容解放區,可以給神州大地帶來光明和覺醒。受損的手掌在這裏摸索,再痛苦再心碎,也會消失在“春日陽光”裏。在這片沈睡的土地上,沒有什麽比壹絲曙光更令人激動的了。詩人對勝利的渴望,對民族的希望,都在這首鏗鏘有力、催人奮進的詩中表現出來。
“因為只有壹個地方我們不能像動物壹樣活著,像螞蟻壹樣死去...有永恒的中國。”詩以高亢的語調結束,作者表達了對解放區的真摯感情和對祖國未來的殷切希望。用“動物像動物壹樣生活”和“螞蟻像螞蟻壹樣死去”這兩個比喻來對比解放區和熱水占領區,在那裏將實現民族復興,誕生“永恒的中國”。
詩人安排了兩個部分來表現“摸索”的具體內容。壹部分是被敵人蹂躪得化為灰燼的土地,到處是血和泥;壹部分是遙遠的角落,溫暖,明亮,充滿活力,仍然完好無損。這兩部分並列在壹起形成橫向對比。詩人用兩套筆墨渲染出兩種不同的色彩,給讀者以強烈的刺激。詩人對敵人的仇恨和對祖國的熱愛自然流露出來。
這首詩描寫的對象很多,但我們讀起來並不覺得復雜。這是因為詩人在想象中展開了詩的內容,在想象中,詩人的手掌觸摸到了廣闊的土地。先是占領區的家鄉,然後從祖國的北部到最南部,最後留在解放區。總結祖國上的每壹處特色風景,作者都突出了手掌的觸覺功能,如“涼”、“冷”、“滑出”、“薄”、“軟”、“蘸”。這樣大範圍的描寫對象相對集中,貫穿了“掌中之感”這條線索。所以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不會感到迷茫。
此外,這首詩還有壹種特殊的押韻方式。有時候是四行壹韻,有時候是兩行壹韻,有時候是兩行壹韻。比如從第五行開始,押韻的詞依次是“香-意-方-梁”、“草-蒿”、“株-水”、“山-暗”、“伏-胸”、“掌-望”、“住-國”。這種靈活的押韻方式既體現了現代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詩具有了相對協調的節奏。
延伸內容:我用破損的手掌閱讀理解和答案。
我用我受傷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我受傷的手掌
探索這片廣袤的土地
這個角落已經化為灰燼,
那個角落只是血和泥;
這個湖應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似錦,
嫩柳枝斷帶奇香)
我觸摸了海藻和水的清涼;
長白山的雪峰冰冷刺骨。
黃河的水和泥沙從指縫間滑落;
江南稻田,妳的新草。
是如此的薄,如此的軟...現在只有蒿;
嶺南的荔枝花在孤獨中枯萎,
我沈浸在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中。......
無形的手掌掃過無限的山川,
手指沾著血和灰,手掌沾著黑暗,
只有遠處的角落還完好無損,
溫暖、清澈、堅定、蓬勃的春天。
在上面,我用斷掌撫摸著它,
就像愛人柔軟的頭發,嬰兒的乳汁。
我把所有的力氣都放在手掌上,放在上面,
送去愛和所有的希望,
因為只有太陽,沒有春天,
將驅散陰霾,帶來蘇生,
因為那是唯壹壹個我們不像動物壹樣生活的地方,
像螞蟻壹樣死去...那裏,永恒的中國!
1942年7月3日
14.我在詩中描寫了我的家鄉。我寫了哪些家鄉春天的場景?如何調動多種感覺器官讓人身臨其境?
答:
參考答案
作者寫的是家鄉春天的花、嫩柳、海藻、水;它調動了視覺、嗅覺和觸覺,讓人仿佛回到了故鄉。
15.哪首詩描寫了解放區的景象?作者在意象和用詞的選擇上有什麽特點?
答:
參考答案
描述解放區景象的那句話是,只有遠處的壹角還完好無損。作者摸到了解放區的偏僻角落,心情頓時大變。因為在滿是春日戀人的軟毛寶寶手裏,溫暖清澈,奶香四溢,所以壹直被譽為兩個比喻,讓人對解放區更有親切的感覺。在對解放區的抒情描寫中,作者選擇了優美、充滿活力的場景,選用的文字多是積極、溫暖的,強烈地表達了對解放區的真摯感情。
16.詩人是如何比較解放區和淪陷區的?這樣寫有什麽用?
答:
參考答案
從文字的情感色彩來看,寫淪陷區是消極的、冷靜的;寫解放區是積極的,是溫暖的。前後對比明顯。從選取的意象來看,寫敵占區,如長白山冰冷的雪峰,黃河帶泥沙的水,江南稻田裏生長的茵陳,江南慵懶的荔枝花,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壹派淒涼景象。解放區寫著愛、希望、陽光、春天等字眼,反映出春天溫暖、清澈、蓬勃的景象,又是對比。對比的運用使作者的情感傾向更加鮮明,更好地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