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河南有哪些民俗?

河南有哪些民俗?

這裏河南的習俗基本如下:農歷二月初二是“龍頭節”或“青龍節”。這壹天,河南農村的婦女壹般不動剪刀,不做針線活,怕用刀把龍的身體割斷。在這個節日裏,人們到田裏去摘野菜,包餃子,煎煎餅,炒黃豆,炒臘肉,蒸棗包子,以改善生活。二月二,人們攤煎餅,吃炒豆角最多。人們相信這壹天是東海龍王的生日,煎餅是龍王的胞衣。吃煎餅是為了給龍王嚼災,扔煎餅是為了埋葬龍王的胞衣。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河南新鄉乞巧的習俗是,農歷七月初六晚上,當地七個未婚少女聚成壹組(為了與“七夕”的數目相對應),每人交換面粉和物品,為織女準備供品。有人要買葡萄、石榴、西瓜、棗、桃等七種瓜果,烤七個油或糖的饅頭,包七碗小餃子,做七碗面湯。另外,七個大餃子會分開包。餃子餡由七種蔬菜制成,裏面包著七種用面粉制成的東西,如針、織梭、打花錘、紡錠、剪刀、蒜瓣或算盤。這七樣東西應該代表了七個女生的願望。當晚,七姑娘將供品放在瓜棚下或僻靜處,焚香點了些紙,跪在月下,向織女祈禱。念完禱文,七個女生分了水果和七碗小籠包。然後把七個油餅和七個大餃子放在竹藍裏,掛在香椿樹上。那天晚上,七個女孩壹起守夜,守護著竹籃。這種行為被稱為“守巧”,其目的是為了防止開玩笑的男生偷巧(交子)。七月七日早晨,天剛蒙蒙亮,七個姑娘閉上眼睛,在竹藍裏摸了壹個大餃子。誰發現餃子裏有針、剪刀和其他東西,誰將來就會成為巧手。在豫北、沁陽、孟縣等地,至今仍有“七夕”對唱的習俗。在中國的情人節,當地的女孩以村為單位,或以鄉鎮和縣為單位組成小組,每組七人,或九人或十壹人,視人數而定。民間講究歌手數量,有句話叫“當榜不對,錯在代。”人們把二重唱組分成奇數,是為了得到壹個“巧合”,希望我們村的二重唱組能贏。農歷七月十五是中秋節,俗稱“鬼節”。中原地區的農民也把這壹天稱為“牛節”,這壹天有很多祭牛的活動。在豫北臨縣,7月15日,家家戶戶都要蒸羊肉形狀的白面包子,中午蒸熟,然後放鞭炮慶祝槽頭的繁榮。每個有大動物的農戶都會停工壹天,把羊肉包子給大動物吃,有的還會用豆子等濃縮飼料餵動物,以示動物節與平時不同。晚上,他們會做壹鍋米湯給動物喝。壹首民謠說“打壹千罵壹萬,七月十五小飯壹頓。”臘月二十三,是“祭竈節”。臘月二十三祭竈的習俗河南省臘月二十三,中原城鄉燃放第壹輪鞭炮。城市居民忙著購買麻糖、火和其他食物,用於向爐子獻祭。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盛大儀式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逐漸開始。祭竈儀式大多在晚上舉行。祭祀竈臺時,祭祀竈臺的人跪在竈臺雕像前,擁抱公雞。有的人還讓小孩抱雞,跪在大人身後。據說雞是棗爺升天所騎的馬,所以雞不叫雞,而叫馬。如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點完香案,屋內香煙彌漫著神秘的色彩。主人斟酒磕頭,喃喃自語著什麽。看完之後,燃燈大呼“領”!然後天捧酒倒雞頭。如果壹只雞的頭撲騰了壹下,說明棗爺壹直忘恩負義。如果雞頭不動,就需要再澆壹遍。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吃食物,如火爐糖果和火。在壹些地方,他們還吃糖餅、油餅和豆腐湯。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應該是首推竈糖。廚房糖果是壹種麥芽糖,粘在口腔和牙齒上。給竈臺獻糖的原因是為了粘竈臺主的嘴。傳說棗爺是玉帝派來監督善惡的神。他有責任與人溝通,聯絡天地之間的感情,傳遞仙境與人間之間的信息。除了吃竈糖,火也是祭祀當天非常有特色的時令食品。臘月二十三,城裏餅幹攤的生意很紅火。在河南,人們把祭竈節視為僅次於中秋節的團圓節。凡是在外地工作、做生意、上學的,都盡量在臘月二十三前趕回家。如果能吃到家裏煮的祭祀爐,就會受到竈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平安。農歷六月初壹是中原人比較重視的節日。在豫東和豫南,有六月初壹是小年的說法。尤其是在農村地區。人們把這壹天作為慶祝豐收和崇拜豐收年的節日。此時小麥剛剛下種,豐收的喜悅充滿了農民的心田和眉心。人們在房子裏、院子裏、麥田裏擺桌子,放饅頭、棗山(饅頭的壹種)、桃子、李子等五種瓜果。他們在桶裏裝滿新收割的小麥,在桶上寫上“福”字,然後燒香放鞭炮,祈求秋天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之後,人們愉快地吃了壹頓由肉、蔬菜、粉條和海帶做成的“雜碎”。大人們在麥田裏猜拳規則,孩子們邊吃邊玩,玩得不亦樂乎。農歷六月初壹過後就是六月初六,所以有的人幹脆把六月初六的活動揉進了六月初壹。六月初六,人們稱之為“炒面節”、“望夏節”和“女兒節”,往往相隔十裏(5公裏)和八裏(4公裏),所以風俗差異很大。反正節日就是吃飯,玩,走親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