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豇豆銹病?
豇豆銹病俗稱“黃疸”,全國各地都有發生。主要危害葉片和莢果,嚴重時也可危害莖稈和藤蔓。起初葉背面出現淡黃色斑點,逐漸變成紅褐色,稍有上升呈泡狀斑點,即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後,散落出紅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後期形成黑色冬孢子堆。導致葉片變形過早脫落。種莢患病,失去食用價值,莢上還產生紅褐色的夏孢子堆和黑色的冬孢子堆。有時在葉片的正面和背面可見栗褐色的有性孢子器和黃白色的銹孢子器。
發生規律:在我國北方,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次年春季,平均氣溫達到20℃以上,有濕潤光照條件。冬孢子萌發產生擔孢子,擔孢子隨氣流傳播,受寄主萌發的侵害。夏孢子產生,通過氣流傳播,多次再感染。冬孢子堆形成於植物生長後期越冬(夏季)。當氣溫在20 ~ 24℃,相對濕度在90%左右時,特別是陰雨天氣,保護區通風不良,容易引起病害流行。
預防和控制方法:
①抗病品種的選擇。如大青葉、芝香28-2、鐵線綠豆等。
②發病初期噴霧保護。每隔7 ~ 10天用50%多硫懸液400倍液或15%三唑酮1000倍液噴灑1次。
③農業控制。發病初期及時清除病葉和病莢,收獲後清除病株殘體,帶出田間集中焚燒。合理密植,防止濕度過高,保護區要及時通風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