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縱橫》壹首黃連阿膠湯,幫妳養血除煩,讓妳睡意濃濃
黃連阿膠湯病機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303)
組成
黃連12g 黃芩6g 白芍6g 阿膠10g 雞子黃2枚
煎服方法
水浸前三藥20分鐘,煎30分鐘去滓,約400ml,入阿膠溶化,分早晚2次服,服時先飲雞子黃1枚。
加減
1. 舌紅絳者,加生地。
2. 眩暈心悸者,加龍骨、牡蠣。
禁忌
1. 兼胸滿煩驚者,忌之。
2. 脈滑數有力者,忌之。
3. 無口苦喜冷者,忌之。
淺議
此滋陰泄火、除煩安神之方也。臨床使用以心煩不得眠,口苦思冷,夢遺失精,舌尖紅赤,脈象細數為目標。
《靈樞·大惑論》雲:“ 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目不瞑,雖雲陽不入於陰,然陽不入陰,有心脾兩虛,血不養心者;有痰火互結,上擾心神者;有肝膽火盛者;有心腎不交者,不壹而足。本證之不得眠,為腎陰虛損,心火上炎,陰陽乖戾,心腎不交也。陳士鐸《辨證錄》雲:“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於腎也。”多見於熱病恢復期,或久病虛損,如肺結核,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更年期內分泌失調及神經衰弱等患者。表現有煩不能眠,或少寐多夢,夢交遺泄,急躁不寧,心中灼熱,兩顴潮紅,頰熱耳鳴,頭痛眩暈,五心煩熱,或諸竅出血,口舌糜痛,口幹口苦,思飲思冷,小便短赤,大便幹秘,皮膚幹燥,舌紅絳少津,或舌尖紅起刺,或舌面龜裂、或剝苔,脈象細數或弦數。臨床辨識,須著眼於陰虛及邪熱,如單純陰虛而熱象不盛,酸棗仁湯、補心丹均可勝任,黃連、黃芩苦燥之品,似有傷陰之嫌。
不寐之苦, 健康 人難以體會,晝則神疲懈怠,昏昏欲睡,夜則千思百慮,難進夢鄉,聞人之鼾聲羨恨交集,聽周圍音響愈加煩惱。及至略有朦朧,東方將白。曠日長久,心血暗耗,甚者神明錯亂,如癲如狂,故需認真調治,堅持用藥。陽不入於陰,並非短期形成,恢復亦需時日,醫者、病者切勿因三五劑不寐便更方易藥,尤其對鎮靜西藥有依賴性者,多數需服較長時間方能獲效。治療同時壹定要起居有時,不可因不能入睡而看書、上網、看電視至夜半,殊不知子時壹陽生,陽生之際,不靜以養陽,致陽氣煩勞益張,更難入陰而益不寐矣。
道家有息息歸根之語。所謂歸根,指氣達丹田,陽氣歸藏,故輔以呼吸修煉,可有助於入睡,即雙腿盤坐,入靜,作深長呼吸。
雞子黃攪於藥中,很難下咽,與藥壹先壹後分別飲之,效果相同。
類方
1.梔子豉湯:同可治虛煩不得眠。不同者,梔豉湯證為邪熱結於胸膈,心中懊惱,或胸中窒,或心中結痛,脈滑數有力等熱象較為明顯。雖言虛煩,臨床並無虛弱之狀。
2.酸棗仁湯:同為治虛煩不得眠之方。不同者,酸棗仁湯證屬虛勞,應有頭目昏痛,口幹舌燥,五心煩熱,不耐煩勞等癥狀。
3.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同可治心煩不眠。不同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為肝郁化火生痰,上擾心神,多兼胸滿驚悸,脈象沈弦,或脈上魚際。
臨床運用
1. 治濕毒下利膿血,少陰煩躁,不得臥。(《醫宗必讀》)
2. 治熱傷陰血便紅。(《張氏醫通》)
3. 加生地治舌苔剝落不生者。(《柳選四家醫案》)
4.心煩、心下痞,腹痛下利,血痢、血淋。(《傷寒論今釋》)
5. 淋瀝癥,小便如熱湯、莖中灼痛而血多者。(《皇漢醫學·尾臺氏》)
6.諸失血,胸悸身熱,腹痛微利,舌幹唇燥,煩悸不能寐,身體困憊,面無血色或面熱潮紅者。(《皇漢醫學·類聚方廣
義》)
7.治皮膚病顏面潮紅、頭昏癢甚,夜難眠而患部發赤、幹性皮膚搔癢癥、幹癬、幹性皮炎、幹性濕疹、手掌皮膚角化癥、掌趾膿瘡皰等,用寒涼之劑無效者。(《漢方臨床》1981;4:11)
8.頑固性失音,神經官能癥,支氣管擴張咯血,慢性潰瘍性口腔炎,失眠癥,胎漏,早泄陽痿。(《浙江中醫雜誌》1980;5:58)
9.不寐;尿血;崩漏;下肢厥冷。皆有舌紅、舌鋒,無苔、薄黃苔,脈弦細數。(《劉渡舟驗案精選》)
10.下肢發冷。伴舌絳、心煩、寐少、多夢、上半身汗出。(《經方臨證指南》)
11.大笑不止。伴面潮紅,舌紅無苔,脈細數。二劑即止。(《河北中醫》1992;3:27)
12.雙目失明。兼心中疼熱,煩躁,脈細無力。(《古方新用》)
黃連阿膠湯醫案
1.失眠夢遺
張某,男,26歲。素體壯、鮮病,近苦於婚姻大事諸多磨逆,百憂匯集,萬緒紛來,致心煩失眠。初,翻轉時許尚可入夢。後,通宵達旦難以成寐。頭痛腦脹,耳內蟬鳴。服安定等鎮靜藥,量小無濟於事,量大亦僅寐二三小時。寐後多夢,夢中遺精,久久不愈,心煩益甚。口幹口苦,思飲思冷。視其神態萎靡,白睛貫有赤絲,舌紅少津,邊尖尤甚,苔薄黃燥。診其脈,弦細而數。
觀其脈癥,此心腎不交證也。先賢謂五誌過極,皆可化火。蓋憂思氣結日久,心火亢盛,如赤日炎炎,致真陰內耗,腎水虧虛,水火不濟,故而不寐,寐則遺泄。張景嶽謂:“精之藏制雖在腎,而精之主宰則在心。”故當清心火,滋腎水,務求水火相濟,主明神安。擬黃連阿膠湯:
黃連6g 黃芩10g 阿膠10g 白芍15g 雞子黃2枚 三劑
二診:壹劑即可入睡,三劑盡,每晚可睡五六小時,心煩耳鳴亦明顯減輕,守方續進。***服十二劑,睡眠恢復如前,遂停藥。
2.失眠
王某,女,43歲,東石村人,以縫紉為業。因業精信誠,營生繁多,宵衣旰食,加班加點,致心血暗耗,腎陰虧損。久而久之,積勞成疾。36歲時病閉經,余滋陰養血以治,月經少量潮汛。因壹曝十寒,未能連續服藥,繼而復閉。近復因勞累過度,經常失眠,甚時徹夜不寐。煩慮不安,五內倶焚,腰膝酸軟,口苦口渴,思飲欲冷,舌紅少苔,脈象細數。張景嶽雲:“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所以不眠。”又雲:“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壹由邪氣之擾,壹由榮氣之不足耳。”本案患者勞損過度,營陰虧虛,腎水不能上交於心,致心火獨旺。君主之宮內燃,神明悖亂失常,故心煩不寐。治當滋腎水,清心火。擬黃連阿膠湯加味,並囑勞逸結合,作息適度。
黃連6g 黃芩6g 白芍15g 阿膠15g 雞子黃2枚 生地15g 三劑
二診:睡眠明顯好轉,煩慮亦輕,此腎水上承,心火下降之兆也。
守方三劑。
三診:連用六劑,寐甜煩止。擬補心丹、麥味地黃丸服用壹月。半年後隨訪,療效鞏固。
——本文摘自《經方躬行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