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是什麽?
節日的起源
西方節日
2月14是公歷年的第45天,離壹年的結束還有320天(閏年還有321天)。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情人節。
公元270年——羅馬聖人瓦倫丁被處死,這壹天被後人定為“情人節”。情人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大洋洲壹些國家的全國性節日。這個節日的來源有很多,但壹般更常見的是羅馬聖人瓦倫丁被處死,後來被定為“情人節”。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經歷了全面危機,經濟蕭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蕩,人民紛紛造反。為了維護其統治,貴族殘酷地鎮壓人民和基督徒。當時,壹個基督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的誠實給典獄長的女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彼此相愛,由典獄長的女兒照顧。統治階級下令處死他。行刑前,他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壹封長長的遺書,表示自己是無辜的。說明他光明磊落,對典獄長的女兒感情深厚。
公元270年2月14日,被處死。後來,為了紀念瓦倫丁為了正義和純潔的愛情而做出的犧牲,基督教徒將行刑日定為“聖瓦倫丁節”,後人又將其改為“情人節”。
中國節日
節日起源
七夕節
“七夕”源於人們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象有所了解,[4]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對應起來。關於牛郎織女地上區域對應的天文星空區域的劃分,有文字記載,在漢代的文獻中可以找到。《漢書·地理》:“粵(嶽)地、牽牛(牛郎)、吳努(織女)之分,亦分蒼梧、玉林、合浦、交趾、九鎮、南海、日南。”文獻記載了與牛郎織女相對應的嶺南地域劃分。[5]東漢時有對牛郎織女的個性化描寫:“織女七夕渡河,使鵲為橋。”[4]由於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七夕成為愛情的象征,因此被認為是中國浪漫的傳統節日,產生了當代“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在古代,七夕確實與牛郎織女的傳說密切相關,但它是壹個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在這壹天,婦女們會在閨房裏拜訪親密的朋友,崇拜織女,學習刺繡,祈求好運,所以七夕也被稱為“女兒節”。在女人樂於競爭和娛樂的日子裏,男人們也聚在壹起享受。男女訂婚只是“女兒節”事件的副產品。
七夕坐著看牽牛花和織女星是壹種民俗。相傳每年的這個晚上,就是織女牛郎和鵲橋在天空中相會的時候。這壹夜,姑娘們將時令蔬果擺放在天上明月前,頂天膜拜,乞求天上女神賜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她們掌握自己的編織技藝,甚至乞求愛情和婚姻的結合。在過去,婚姻是女性決定自己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因此,在這個寧靜的夜晚,世界上無數有情的男女會在星空下祈禱婚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