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食堂的前世
在1911的清華飯堂,八個人的桌子成了拼吃飯速度和技巧的地方。食堂承包給外商提供壹日三餐。開飯鈴壹響,在門口排隊的學生蜂擁而入,坐在自己學號的座位上。有的人只是低著頭拼命吃,有的人會玩壹些小把戲:假裝讓同桌的人講個笑話,而自己卻在瘋狂地夾起食物。
梁實秋,14歲,從“二級學科”食堂到“高級學科”食堂八年。期間,他和舍友打賭進行了壹場比賽,創下了壹頓飯吃十二個包子、三碗渣醬面的紀錄。他在自己的小說《胸口之戰》中這樣描述:“當!敲門。鈴響了,該吃午飯了。他壹到了李生的耳邊,就沖了出去,直奔食堂,吃了五碗,氣鼓鼓的出來了。”是自己的真實寫照。梁實秋壹生坎坷,但在“吃”的問題上從不含糊,自己的處境是“管理天下的饕餮之徒,亂世無用之人”。王學斌在《中華民國的建立》壹書中這樣描述他:“當妳有錢時,妳可以為所欲為,揮金如土,任勞任怨。窮的時候可以另辟蹊徑,別出心裁。花小錢還能把盤子裏的東西做得又活又香。”
梁實秋是最好吃的,但清華還有人不滿意。趙元任的妻子楊步偉在自傳中寫道:“清華有兩個大廚房,總是壹樣的菜,我自己做的菜不好用。幾天後,我覺得累了...我會和幾個老婆商量,為什麽不請幾個好廚子,大家都同意。”1927 3月14日,楊步偉聘請五芳齋的廚師,在清華校區大門前南院對面的河邊開了壹家餐館。河上有壹座小橋,所以取名“小橋美食會”。
在封建氣息依然濃重的北平,很多人並不認同這種“文君當差”的做法,但王國維的大女兒王東明對這段往事印象很深:“小橋酒家供應很多南方菜,但我只記得有壹種燒餅,脆脆的,很像現在的蟹殼黃,和北京又硬又韌的芝麻糊燒餅風味完全不同。”因為楊步偉非常好客,這家食品公司的成本高於收入,幾個月後就關閉了。
除了,物理學教授葉也是壹位美食家。1925來到清華後,葉住在清華北園7號,這裏曾經是外籍教授的住所。壹個工人負責照顧他的生活。據葉的侄子葉說:“這個工人會做飯,有幾個單身或者家不在京的教授在那裏吃飯。”教授們借吃飯的機會,壹起討論學校的教育改革,被稱為“北苑七號飯團”。這壹群體中還有金、等學術名人,堪稱“饕餮不壹定是真名人”的典範。2006年以前,清華食堂直接用數字編號,從1號食堂到15號食堂。知名博主“北角山妖”說:“5號食堂、7號食堂的茄子和6號食堂的面食嚴重影響了大家對食物的品味。直到今天,吃烤茄子壹定要放大蒜。”
但後來,這些編號的名字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8號食堂被改成了保齡球館,現在是量子信息中心;9個食堂改為汽車系實驗室;第十二食堂改成了乒乓球館和學生就業中心。2006年以前,清華的1-2食堂是職工食堂,3-15是學生食堂。目前3、4、5、6、12食堂已不存在,8、9、15食堂仍存在,但已改作他用。學生區仍在營業的老食堂有:7號食堂(清芬園)、10號食堂(聽濤園)、11號食堂(文心園)、13號食堂(青青快餐)、14號食堂(丁香園)。
在聽濤花園的墻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沿革歷史:“1981七月落成,原名十號食堂,2006年6月+2月更名聽濤花園。.....微風來時,師生可以聽林濤,飯後坐在遠處看水波,那是很遠的。”
2006年,14號飯堂和風味飯堂分別更名為丁香園和清芬園。3號、4號、5號、6號飯堂拆遷合並後,餐飲廣場、10號飯堂、桃園餐廳分別以觀、聽、聞命名,第壹線分別為觀域、聽陶、聞辛。所有的新名字都經過學校的慎重考慮。文心園取自《說文解字》中的石雕“香,香遠聞”,清芬園取自石雕“清芬美,華夏榮”。
在此之前,職工食堂已分別命名為桂園、豫園、南園、北園。學校北面幾個食堂的名字形成了以花草為主的格局:紫荊花、丁香、桃李、蘭芝、玉樹。
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王建華老師說:“現在很多老清華校友回來找七號食堂,在路上問學生。幾乎沒有人知道它在哪裏,歷史感似乎也沒有了。”有這種感覺的老校友不在少數。工程物理系2002級學生郭寧在2009年的《大家日誌》中說:“我懷念數字被編號的日子。它簡單、朗朗上口、易於記憶,並且有壹種歷史感。不是記不住新名字,而是真的不想忘記舊名字。畢業幾十年的校友能不能回來,順著名字,找到當初承載那麽多回憶的地方?”
今天,清華的大部分學生都無法體會老校友的濃濃鄉情,但他們會記得清芬園改造前的長隊。2013春季學期,清芬停工。新來的三字班和四字班,只知道被路口包圍的“南區學生食堂改造工程”,卻沒有機會遇見那些在背單詞等包子的清晨。
但是,在享受美食的時候,食堂的名字並不重要。我們記得的是桃李煎餅和紫荊花鐵板,聽濤油面和玉樹空心掛面。即使蘭苑和豫園離宿舍很遠,工程物理系2012本科生吳平還是經常去那裏解饞。“蘭苑的水煮魚味道不錯,豫園的陜西風味很正宗。這兩個食堂沒有補貼,價格和位置也沒有優勢,但還是偶爾吃。”教育研究院2013本科生梁瀟進入清華讀研究生。她對清華食堂最直接的印象就是種類多,選擇面廣。桃李紫荊花,後起之秀,現在是學生重鎮。“紫荊花四層的口碑壹直很好,西紅柿、炒雞蛋、肉片、土豆都很不錯,”她說。“做的好才是王道,但最後吃的都是情懷。”清華人引以為豪的東西中,豆漿上印的“產地:清華大學校園”應該算是壹個。
白天車水馬龍的新民路和唐雪路,晚上卻很安靜,駛入校園的貨車沒有打擾學生們的好夢。花園早餐的故事從運送食材的大卡車開始。
原來的十五食堂,現在變成了豆制品和乳制品的車間,大豆和鹵水之間神奇的化學反應都在這裏發生。淩晨壹點左右,工作人員全副武裝,穿著深藍色的工作服、帽子、手套和防水靴。夜晚花園裏最甜蜜的地方就是這裏。濃濃的豆香味混合著微澀的鹵味。經過幾道加工包裝工序,在豆制品灌裝間加工成我們捧在手裏的溫潤醇厚的瓶裝豆漿,淩晨5點就已經送到各個食堂。
在清華,食品在生產線上運行的速度明顯比其他地方快。食品加工車間大多采用自動化生產線,同時對每個食堂的食材進行集中加工,保證食品的充分供應。
快到夏天了,紙箱上印著“清華冷飲”的自制雪糕已經托運到食堂冰櫃裏。鮮奶、飲用水、白糖、蛋粉、食用植物油...簡單的食材,卻帶著清華人整個夏天的記憶。清華食堂冰淇淋車間采用不銹鋼全封閉自動化生產線,日產能2噸。
相比冰淇淋,怕胖的女生可能更喜歡酸奶和酸梅湯。2014年食堂新推出桂花酸梅湯,旺季銷量壹天能達到5000杯。酷暑難耐的時候,喝壹杯酸梅湯,味蕾被酸梅親吻。據餐飲中心2014統計,自制酸梅湯和酸奶的銷量超過食堂各類飲品總銷量的70%。
餃子,也快樂地在流水線上奔跑。在季節性節氣期間,餃子經常供不應求。2011,餐飲中心建立餃子生產線。以前每個食堂的餃子需要60多名員工供應,現在只需要9名員工就可以基本完成。在冬天的至日,北方的學生總是吃餃子,品嘗家鄉的味道。此時此刻,最溫暖的就是咬壹口餃子,壹口薄皮豬肉大蔥,拿出手機問老家的家人,“天涼了多穿點衣服。”
清華食堂的食材來源很多,我們很有可能吃到家鄉送來的綠色食品。2005年6月,飲食服務中心在長白山建立了第壹個綠色食品采購基地,主要供應木耳,隨後在黑龍江慶安、內蒙古烏蘭察布、山東蒙陰、寧夏中寧建立了12基地。肉類、面粉、雞蛋、土豆、胡蘿蔔等原材料的直接供應。保持了清華食堂的價格穩定。2007年的《新京報》甚至出現了“北大食堂菜價上漲,部分學生去清華吃飯”的大標題。
“我記得那晚入夏的紫操,亮著燈的小橋和月光恰到好處”,唱出了肖輝天下的主題曲《笑的青春》。四月,各個食堂的美食挑逗舌尖的時候,夜幕下的小橋前排起了長龍,很多自行車都靜靜地停在那裏等著主人。從魷魚、蟹排到鵪鶉蛋、豆腐,從“滋滋”鐵板送入口中,香氣飄過小橋,流入月光。有時候我會厭倦同樣的“中國第九大菜系”食堂菜。好在新食堂或者新菜品總能及時安撫我們。
“我們是下午四點半過去的,拿到的號碼是1。終於!”生命科學學院三字班的李明熙說。“可是我們喊了壹千遍,她才開始向我們走來”芝蘭園火鍋於4月3日開業,受到了學生們的青睞。“試運營第壹天,我們下午5點左右就去了,排了半個多小時的號。”她回憶道,“上周末晚上我們又去了壹次,人太多了,吃菜的路很顛簸!”
李明熙和她土木工程系的男朋友秋石都是美食愛好者。用她的話說,“作為兩個吃貨,哪裏有新品,哪裏就有我們的身影,玉樹二樓的菜基本都吃過了。”盤點玉樹美食,她是如數家珍:“夜宵推薦紅豆湯圓,各種粥都不錯,各種面食都軟糯不爛。糯米雞又辣又油,但是肉質不錯。蘑菇包的形狀很好。”
從吃香鍋到老碗魚,從去青青披薩到玉樹派宵夜,李明熙笑著說:“食堂是我們的第二個媒人。既然在壹起,只要壹起吃飯,就能有效增加彼此見面的頻率。我們互相陪伴在滿是食物的花園裏養肉。愛情和美食不能辜負,然後我們辜負了我的體重。”
早在2001,學校就有意將快餐品牌引入校園,滿足師生需求。但為了保證價格優惠,美食中心於2002年在清華開設了自己的西式快餐店,取了清華的“清”字和年輕人的“清”字,命名為青青快餐店。此後,參照永和大王的青青永和、參照必勝客的青青披薩、參照仙林的青青休閑餐廳、蘭芝自助餐、青青面吧、玉樹風味快餐等也相繼出現在校園裏。
“名廚進清華”、“中華小吃美食節”等活動,在同學們的強烈呼聲中,留下了壹些保留的窗口。最近幾個月,在微信官方賬號的微信“愛生泉”上,食堂的新通知此起彼伏。學校學生會生活權益部主任郭燁說:“可能以前舉報的少,但是最近學校提供新菜的速度真的加快了,食堂也很用心。”
“與學校夥食中心的溝通渠道非常暢通。有問題就直接向老師反映。學生也會和老師交流對新菜品的需求。”郭燁這樣說。今年第壹個校領導接待日,聖泉提出了“增加食堂鮮奶供應”的建議。4月底清華104校慶的時候,純牛奶已經躺在食堂的飲料窗口了。在清華學生和食堂的路口,又多了壹袋溫牛奶。在清華,美食是護身符,保護我們不到天涯海角。小綿羊的香味在亮晶晶的麻辣火鍋裏翻滾;酥脆的油炸鮮奶咬開,甜品可以是甜品;老缸裏香噴噴的洋蔥湯已經包不住了……他們每天在食堂的每個角落等著妳,等著遇見和認識熱愛生活的妳。
從食堂的好壞來判斷壹所大學的好壞,似乎是壹個很荒謬的分析,但是妳不得不承認,當妳回望大學的時候,總有很多和食堂有關的回憶。呼朋喚友的聲音,等待的隊伍,讓所有的時間都覺得。食物在變,食堂的位置和名字在變,路過的人在變,與食堂密不可分的青春故事在清華人的每壹個學生的時光裏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