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中國粉絲經濟概況

中國粉絲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後,中國出現了廣義上的“粉絲”。像鄧麗君的粉絲壹樣。但當時沒有商業色彩,更不用說出現了“粉絲經濟”。事實上,“粉絲經濟”的發展速度與大眾文化的商業化速度是壹致的。中國的“粉絲文化”和“粉絲經濟”發展於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的“追星族”具有很強的自發性。但是它缺乏計劃和組織;如今的“粉絲”呈現出職業化的趨勢。有計劃、有組織、高度專業化,甚至逐漸形成“粉絲”產業。這也正是隨著近年來各種選秀節日的發展,比如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節目。現在的“粉絲”是流行文化接受者的壹個特殊群體,年齡從15到31不等,女性更多。他們以非凡的熱情投入到自己所崇拜或敬仰的特定個人(明星、名人)、節目/作品(電影、電視、音樂作品)、群體(流行樂隊、團隊)中。

2006年,各類選秀節目落下帷幕,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加油!!據《我的英雄》、《我的秀》、《創意贏家》、《舞林大會》這四檔真人秀節目的調研報告顯示,這四檔真人秀節目每個環節的價值超過38億元,對社會經濟的總貢獻達到76.89億元。我展示自己”和“加油!好男兒兩個選秀節有16萬短信投票。粉絲不僅是壹個龐大的消費群體,更是壹堵有勢能的經濟墻。2006年6月6日,165438+全球首個以“粉絲”為主題的節日在中國正式啟動。組織者明確界定了節日的目的。就是培育健康的“粉絲”文化,撬動潛力巨大的“粉絲產業”,形成新的“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概念的出現,為音樂、影視等娛樂行業指明了客戶,區分了客戶和用戶,為這兩個群體提供了不同的服務,正受到業界的廣泛關註。業內期待粉絲經濟的引入能改變近年來收入低、新人少、新作少的現實。

追根溯源,粉絲文化和粉絲經濟基本都是舶來品,是歐美流行文化的東移。西方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粉絲文化在中國如此流行,如此有沖擊力。